李氏聽得內心惱火,但正院的人還跟在身邊,她不好隨便發作,便隻停下腳步,叮嚀道:“歸去照實稟告福晉,宋格格瞧著並無改過之意,但她本性如此,確切不在一朝一夕,我會經心替福晉分憂,好生指導宋氏。”
青蓮走上前,說道:“福晉,照著大夫算的日子,該側福晉服侍四阿哥了。”
毓溪翻過冊頁,對青蓮說:“下去教她們吧,我正讀得鼓起。”
“我家阿瑪說,皇上對準噶爾會有所行動,不會叫噶爾丹再放肆了,也許以後胤禛也會上疆場,兩個月後他若不在家,這事兒也就臨時不必愁了。”
丫環謹慎地問:“主子,側福晉呢?”
青蓮領命,帶著丫環們退下,警告她們當如何對側福晉以禮相待,又該如何應對宋氏的無禮,說完這些話,有婢女上前輕聲提示道:“姑姑,過幾天,又該是側福晉服侍四阿哥的日子。”
“奴婢記下了,請側福晉放心。”正院的丫環,規端方矩地應對,以後請側福晉先行,待一行人走遠後,纔回正院來複命。
“那兩個月後……”
打發了丫環後,青蓮獵奇地說:“近些年,皇上一年裡有半年都在園子裡,反倒是太後不肯挪動,如此娘娘們隨駕也是有限的。”
青蓮隻是點了點頭,就打發世人散了,在屋簷下站著躊躇好久,才硬著頭皮進門來。
“是。”
毓溪還當是來勸本身不要太費心的,笑著說:“看完這一卷,我就歇著,等胤禛從書房返來。”
青蓮在一旁警告:“天然是好生請出去,宋格格一貫自恃與側福晉同是聖上賜給四阿哥的,從不將側福晉放在眼裡,疇昔都是些小事,側福晉本身都不在乎,福晉纔不過問。但她愈演愈烈,實在不成體統,今後府中再不成不分尊卑,你們對待側福晉與宋格格,也要有所辨彆纔是。”
毓溪道:“聽額娘奉告我,太後的意義是,園子裡不如禁宮森嚴,女眷多了怕肇事。太後孃娘雖不管六宮事,到底是一家之長,真鬨出宮闈醜聞來,她無顏麵對列祖列宗。”
毓溪正在燈下看書,聽罷後淡淡地說:“明日一早宋氏來存候,讓她在院門外站上一刻鐘。”
“待他安然返來,統統都好籌議。”
青蓮說:“奴婢聽聞,噶爾丹氣數已儘,福晉不必擔憂,四阿哥如有機遇出征,不會有甚麼傷害。”
毓溪卻點頭,合上書籍笑道:“他不如好好為皇阿瑪當差,將來得了犒賞,討一座園子來建,到時候我們自家的,想如何逛就如何逛。”
毓溪笑道:“即便如此,我還是會擔憂惦記,就不必粉飾了。但我明白,能出門長見地,看一看外頭的天下,是他期盼多少年的事,這一年一年的,可算是輪到他了。”
此時,有小丫環來稟告,說是前麵傳來的動靜,城裡有動靜,多量人馬往暢春園走,估摸著萬歲又要搬去暢春園住了。
青蓮笑道:“此番德妃娘娘如果隨駕,必定會召見您,能去園子裡逛逛了,四阿哥總惦記取,冇能帶您好好逛園子。”
毓溪翻書的手,不由頓了一頓,以後才緩緩翻過冊頁,說道:“這兩個月就算了,也不必去提示側福晉,她是聰明人,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