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錄_第304章 重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至於他說的清軍器力猛乃至遠超明軍的時候,常宇真的是忍不住牙疼,暗歎天意弄人,十餘年前,袁崇煥這個直腸子不管不顧的砍了毛文龍,導致明軍遼東軍心大亂,其部下孔有德和耿仲明起兵造反占了登州城。

常宇微微點頭:“當初袁督師在寧遠城內可隻要兵力萬餘,而清軍卻有六萬餘,但是最後清軍還不是潰敗而走?”

“唐總兵,請堂上坐”常宇伸手作請,唐通從速謙遜:“督主大人請”。

而終究李自成專業選手把大明這個職業隊打倒了,然後卻被大清這支職業隊完爆,這一對比,高低立判。

常宇冷靜點頭,非常認同唐通所言:“但鬆錦疆場多是山川河灘,陣勢盤曲不平,不宜馬隊野戰,且明軍多守城而戰,卻落得慘敗而歸,可見,清軍不但是善野戰,對攻城也有一套完整戰術了”。

這些熱誠當然隻能用鮮血才氣洗刷掉。

若真如此麼?常宇大要淡若清風,心機苦不堪言。

“督主”唐通苦笑,他曉得常宇是想鼓勵他:“但當時寧遠城內隻紅衣大炮便有11門,那在當時對清軍來講是無敵的”。

唐通話中毫不粉飾在為鬆錦之戰的潰敗找遁詞,但常宇並不在乎這些,敗了就是敗了,且失利的啟事有很多,此時說來毫偶然義。

“寧遠城內吳總兵有兵三萬擺佈,山海關總兵高第有兵萬餘,加上末將總計不過六萬人馬”唐通說側重重歎了一口氣。

此時大明的財力,兵力早都是強弩之末,底子冇法和如日中天的清軍硬磕,更首要的是因為鬆錦大戰的潰敗,明軍恐清癌已病入膏肓了,軍心已疲。

常宇微微擺手:“信口之言,唐總兵不必叫真”心中卻還對勁,以當下情勢來看大明諸將,唐通還算是不錯,忠雖不及周遇吉,黃得功,勇也不及吳三桂,高傑,但卻也不是劉澤清,左良玉,那般驕橫放肆,反之非常聽話。

常宇暗歎,這貨在鬆錦和清軍乾了兩年,一場大敗後有了暗影,彷彿得了恐清癌。

因而顛末十餘年的生長,清軍的火炮氣力如日中天,而困於泥潭,財務崩潰的大明卻與日俱下。

可歎的是清軍每次入關大肆打劫乃至兵臨都城,而明軍不是聞風而逃,就是遠遠跟著做模樣,畢竟邊軍都不敢等閒硬抗的悍軍,本地兵馬更是無膽。

唐通被常宇看的渾身不安閒,麵前這寺人固然年紀不大,但身上透出的那股氣勢普通實難接受,看似馴良,絕對是個狠角色。

這一戰明廷稱寧弘遠捷,是明軍第一次克服清軍(當時稱後金)

“據報有十萬之巨”常宇輕聲道。

鬆錦大戰,明軍文武被殺近百,喪失慘痛,不說洪承疇,祖大壽,祖大樂投降,丘民仰被殺……,便是八總兵也折損大半,王廷臣,曹變蛟戰死,王樸因罪被殺,白廣恩投降,馬科被撤,眼下能用的也就他和吳三桂了。

啊!唐通一個激靈,眉頭皺的更深,神采極其丟臉。

但是登州城可不簡樸,是明軍製造新式火炮和練習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師與工匠,以及多量顛末練習的炮兵。終究,當平叛雄師殺到,預感本身冇法支撐下去的孔有德與耿仲明一起,留乾餘人守登州水城保護,帶著三千多匹戰馬、二十多門紅衣大炮、三百多門西洋炮和無數火器金銀投降了滿清,換來皇太極的三十裡出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