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娘_第23章 嫡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品賢何故見得?簫顯,朕但是晾了肅國公一脈好久了。”

曾瑉隻是不愛長進,並不是傻,天然聽懂了母親話裡的嘲弄調侃,不由麵露慚愧之意。

幾年以來天子的旨意獨一一次傳到肅國公府,就是給肅國公指了個秉承爵位的嗣子。

“我說中了。”

行動文雅的拭去眼角沁出的一點兒淚水,陶謙頂著乾元帝挑高的眉毛施施然一躬身:“啟稟陛下,臣妻奉告臣,肅國公夫人廣發帖子,要請各府女眷過府賞梅。”

“讓我猜猜,我曾經連羽林衛都不肯當的才子兒子是為了甚麼要去邊陲。”唇邊出現一絲苦笑,蕭氏極輕的歎了一聲。

本日將陶謙召來,乾元帝就是要命他總領此事。如果不出不測,等戰事結束便能再升一升他的官職。

“取我的桂花釀來。”與陶謙相對而坐,乾元帝笑眯眯的盯住了他:“受了朕的官,再喝了朕去歲親釀的美酒,品賢何故為報?”

隨口一問丫頭現在的時候,蕭氏就大抵猜出了次子的來意,忍不住歎了口氣。

不過他可不是等閒放棄的人。

吳嬤嬤本來是去給老夫人取雪梨膏的,這些吃食上的活計她一向都是親力親為,半路剛巧碰上了二老爺曾瑉。

蕭氏不鹹不淡的頂了他一句。她一輩子最膩煩的就是京裡冇完冇了的酬酢客氣,對著外人不得不如此也就算了,她可不想在本身的屋子裡對著本身的兒子還要搞這一套。

李明典已經捧壺走到了陶謙身邊,正要為他滿上,陶謙聽了乾元帝的話卻俄然把手覆在了杯上。

“陛下,”陶謙也是笑眯眯的:“臣即將奉旨離京,說不得年也不能在家過,不倖臣母臣妻即將日夜憂心,不倖臣之獨子尚且年幼。不過報效陛下,便是苦,也樂。”

這幾年肅國公伉儷一向都隻要簫顯奉著老夫人住在都城的敕造國公府內,肅國公夫人則留在本籍打理瑣事。

蕭氏摩挲著摺子的封皮,有些想如舊時那樣拍拍兒子的肩膀,又怕傷了他現在薄如蟬翼的自負心,隻能無法的深吸一口氣。

一收到火線探到的動靜,乾元帝就動了雷霆之怒,三日以內連發十道禦旨,又從山鄰近州郡調雄師馳援邊關,務需求讓犬戎有命來無命回。一個禦史言辭中略微有一點軟弱,就被大怒的乾元帝命羽林衛拖出殿外打了個半死。

曾瑉忍不住扭頭看了眼悄無聲氣坐在門邊的吳嬤嬤,用力攥了攥手中再三考慮寫就的摺子,才鼓足勇氣大步走到蕭氏榻邊:“兒子來給母親存候。”

“母親,兒子想奏請陛下,求陛下讓兒子上陣殺敵、為國儘忠。”

“你是因為老三,因為前幾日我們收到的帖子。”

愈算愈是感慨,偌大一個侯府,一個月統共也就是前幾天收到了十來張帖子,真真是門前蕭瑟車馬稀。

天子為邊疆烽火憂心,後宮天然也要做出為君分憂的姿勢,連太後都自減份例以籌軍資,皇後等人更是儉仆為上。

而陶謙也給出了與蕭氏一樣的答案。肅國公簫顯。

“老夫人,侯爺來給您存候了。”

陶謙作勢要謝恩,乾元帝一攔他便就勢站直了。

靖平侯府蕭瑟已久的家世俄然雪片般飛來十多張帖子並非是因為百忙當中的乾元帝又想起了忠烈以後,更不是因為二老爺曾瑉有了甚麼長進,而是離家多年的老三立了大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