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醉酒迴夢裡_第229章 戰端再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雖獨一寥寥數百人,但這些家屬成員個個修為不凡,隨便一人放到彆處,都可謂一方強者,是當之無愧的高階戰力。

觀音與普賢相互點頭表示,又向其引見了莫白酌,二人簡樸酬酢過後,兩位佛門大佬對視一眼,心領神會。

西方佛門一眾精銳齊聚,每一名都披髮著不容小覷的強大氣場。

六牙代表六種神通,即神境智證通、天眼智證通、天耳智證通、貳心智證通、宿住隨念智證通、漏儘智證通,能助眾生超脫磨難。

苦戰數日,人族與精靈族的聯軍固然奮力抵當,卻還是墮入了苦苦支撐的窘境。

每一名羅漢都各擅神通,有的能以意念相同六合,引得風雲變色。

羅漢們的麵龐各有分歧,或含笑悲憫,或深思內斂,皆透著超脫塵凡的淡然。周身披髮著溫和的七彩佛光,佛光時而凝集,時而飄散。

他們日夜兼程,分離到達各處疆場後,來不及休整便敏捷投入戰役。

裂縫中,逸出絲絲奧秘的氣味,那恰是啟元大陸特有的氣味。

跟著啟元大陸天下品級的晉升,六合間靈力愈發濃烈,曾被必然程度壓抑修為戰力的阿修羅族,氣力也水漲船高。

更有甚者能化出萬千兼顧,每一個兼顧都具有著獨立的認識和不凡的法力。

麵龐圓潤,雙眸澄徹似淵,滿含慈悲與聰明。淨瓶當中,甘露盈盈,柳枝輕搖間,津潤萬物。

白象身形龐大,卻行動輕巧,四蹄妥當有力,立在雲端,踏出的每一步都帶著萬鈞之力,其通體烏黑如玉,六顆長牙細弱且鋒利。

在這烽火紛飛的疆場上,他們與聯軍並肩作戰,為保護大陸進獻著全數的力量。

觀音菩薩蓮步輕移,踏上那閃動著七彩光芒的蓮台。她身著素潔的白衣,衣袂飄飄,好像天涯飄落的仙子。

身軀高大壯碩,肌膚如同陳腐的青銅鑄就,紋理間活動著光鮮的金色佛光,熠熠生輝。

這些比丘們修為大多處於玄瑤池地,此中少部分佼佼者,鮮明已至金仙之境,周身靈力內斂沉穩,不成小覷。

清月聽著不竭從各處防地傳來的告急軍情,心急如焚,深知若再得不到援助,防地必將全麵崩潰。

普賢菩薩催動六牙白象緩緩靠近,他雙手握住金剛杵,口中念起晦澀的經文,雄渾的佛力源源不竭地湧出,與觀音菩薩的佛光相互照應。

其手中法器形狀各彆,降魔杵刻滿彈壓咒文,法輪紋理隨便念閃動,轉動時似能分裂虛空,披髮肅殺之氣。

觀音苗條的手指在身前快速結印,周身的佛光跟著印訣的竄改愈發刺眼,絲絲縷縷的光芒向著高空伸展,似在搜尋著那悠遠天下的座標。

或雙手合十,或手持木魚,口中唸唸有詞,降落的誦經聲在六合間緩緩流淌。

普賢菩薩頭戴寶冠,身披錦袍,手持金剛杵,周身佛光閃爍,一舉一動皆顯無上嚴肅。

普賢菩薩騎著六牙白象緩緩現身,這六牙白象,乃普賢菩薩願行泛博、功德美滿的意味。

有的掌心能生出弓足,弓足綻放之處,肮臟儘除。

顛末數月的籌措運營,謝玄空儘遣瓊離各島精銳,乘坐艦船高出萬裡海疆,浩浩大盪開赴啟元大陸。

俠隱島世人的插手雖未能竄改戰局,卻如同一劑強心針,令聯軍士氣大振。

一萬羅漢隨後整齊擺列,他們是佛門聰明與神通的化身,修為最低者都達到了金瑤池(八星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