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宋_第六章:困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這是在行險,在走鋼絲啊!”許勿言難過無語。

隻可惜他去得早了一些,不然信賴祖孫兩人,必然是很談得來的。

以蕭氏現在的職位,需求這麼早站隊嗎?

現在這股子力量,正在一步一步地向著蕭誠手中轉移。

“說實話,二郎,有那麼好幾年,我是真的悲觀意冷了,因為阿誰時候二郎您可也表示得很普通。”

術業有專攻,要說這世上會兵戈的文人不是冇有,但絕對未幾。如果說讓那些文官們決定甚麼時候打,打那裡,倒也冇有太大題目,但一旦想要插手詳細的戰事批示,那多數便要出大題目。

如果定下這個國策的話,舉天下之力向軍事傾斜,那麼在軍中影響力極深的二大王,氣力必定會飛速增加,如此一來,官家天然會感覺那張椅子搖搖擺晃了。

也恰是因為二大王這幾年坐鎮北疆,倔強地回絕文臣們插手北疆事件,給了火線將領們充分的自主權,這纔將北疆的局勢給穩定了下來。

“是啊,不成能。”蕭誠道:“北疆軍隊會跟著二大王造反嗎?北疆百姓會跟著二大王造反嗎?北疆各地的親民官們,那些知縣、知府、知州、士紳、豪強會跟著二大王造反嗎?他們不會的。到時候一紙詔令,二大王就得束手進京。”

但二大王的聲望,卻成了官家的心頭刺。

許勿言沉默無語。

“二大王的聲望越高,便越有能夠把大王爺推上東宮的寶座。”蕭誠愁悶隧道:“一旦大王爺真的上位,隻怕就會正大光亮地對於二大王了,父親如此早的站隊,隻怕到時候,全部蕭氏都冇個好。”

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二大王而是由一個文臣坐鎮的話,北疆說不定還能獲得更大的戰果。

這在滿朝進士出身的文官眼中,更是不能容忍的。

而在都城當中,支撐二大王的人不是冇有,像蕭氏便是如此,但卻絕對是少數派。

而朝臣當中,或者想要北伐的官員很多,但卻絕冇有幾小我情願讓二大王來承這個頭,如果讓二大王的氣力再度上升,那離東宮的位子就會更進一步,如果再在北伐當中建下功業,則那張位子就舍他其誰了!便是官家再不肯意,捏著鼻子也須得讓二大王坐上東宮之位。

岑夫子眼中的對勁弟子,世人眼中的讀書種子,蕭禹眼中保全門楣、更進一步的蕭家二郎,私底下可遠遠不是大師以是為的阿誰純真的少年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