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一代[穿書]_71.補15號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林徒弟笑嗬嗬的, 過來找他登記這趟運輸稻穀的噸位, 又順手遞上一根捲菸。

晉江獨發, 製止轉載

“大兄弟,我又來了。”

和他們的閒談中, 姚祺年不難猜測, 臨江省應當是糧食大省, 涇河縣又是產稻穀的大縣, 據馬連成所說, 臨江省有將近一半的稻穀產自涇河縣。

要曉得,對於餬口不餘裕的莊稼人來講,任何一個決定都乾係到家中經濟,以是很多事並不是嘴上說說,如何也要籌議再三才氣決定。

林徒弟看看四周,恐怕有人聽到,抬高聲道:“可不是,上趟去江北市送稻穀,時候餘裕,又順道幫食品廠送了一車貨去百貨店,這不,正巧碰上他們遴選瑕疵商品。”

“爸?!”

姚祺年冇瞞著,實話道:“去內裡看看能不能找個營朝氣緣。”

姚祺年情願把人為上交,並不是因為他隨大流承認了這管家體例,而是他吃喝拉撒睡都在這個家,一毛不拔有點過意不去,特彆是在姚四海兩口兒對他很好的環境下。

光是這個月, 林徒弟來糧站已經有五趟, 跟姚祺年也混了個臉熟。

話是這麼說,可冇點門路的,連瑕疵貨都弄不到。

可現在,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原身脾氣渾厚的原因,姚祺年感覺他的心態要比剛來那會兒結壯些, 讓他經常有種老乾部的錯覺。

說實話,姚祺年極不附和這類管家體例,但他厥後發明,全部大圩村幾戶家家戶戶都如許,除非死了公婆的,媳婦才氣接掌財務大權。

實在人為前幾天就發了,隻是被小兩口藏了起來,還冇籌議好到底要拿出多少。

家裡人都很驚奇,對他們來講,涇河縣已經是頂頂大的處所,像姚祺田,也隻在快結婚的時候去過一趟縣城。

到這月尾,姚祺年在糧站做工有二十五天了,按每天五毛算,二十五天就是十二塊五。

好男不跟女鬥,不讓他買報紙,他換個彆例漸漸摸索總行了吧?

說著,姚四海從那十二塊五的人為裡抽出五塊,遞給姚祺年:“年娃子,這錢你拿著,碰到事了能應應急。”

聽到結婚兩字,姚祺年眼皮一跳,忙道:“大哥,這個今後再說。”

姚祺年乾咳一聲,不曉得該如何說,轉看向姚四海。

辦不辦年貨是其次,首要還是想多走些處所看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