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蕭煜仍舊是玄色錦袍,不過手裡卻拿了一柄長矛,在相距另有百丈的時候,蕭煜驀地擲脫手中鐵矛。
祿時行的第一戰固然大獲全勝,但也不過是個開端罷了,打散了紮紮合部後,祿時行帶領著三個整編萬人隊一頭衝進了被翻開了個缺口的口袋陣,勝利與多鐸的殘軍會師,在兵力的差異上已經不算太大。
照理來講,蕭煜如許的角色切身陷陣,必然是會被無數兵卒潮流般圍攻纔算普通,但是這一次蕭煜衝得太快了,底子冇有人能讓他減慢一丁點的速率,根本來不及構成合圍之勢就被蕭煜扯破了戰線,更不要說把蕭煜困住靠人數絞殺了。
劍氣沖霄,飄散的劍氣四散而飛,近百名馬隊被這四散的劍氣涉及,紛繁墜馬,敵我皆有。
不過在蕭煜第二次投出鐵矛後,他的腳步終究被攔下來,攔下他的恰是兩名履霜境地的長老,而在兩名劍宗長老身後的二十八名弟子更是善於合擊步地,如果擺出劍陣,也可算得上四名履霜修行者。
方纔脫手就折損七人,兩名劍宗長老再也沉不住氣,顧不得甚麼自重身份,一齊脫手。
人過一萬,無邊無邊。
如果普通的履霜境地修行者麵對如許的步地,還真是束手無策,可惜蕭煜不是。蕭煜所學龐雜,不過在疆場上倒是隻用一式,一記劍十九翻來覆去的用出,一隊方纔對上蕭煜的劍宗弟子還冇來得及布出劍陣,就被蕭煜一記劍十九打亂了陣形,然後又是一記劍十九將為首的劍宗弟子打成一團血霧,死的不能再死。最後還是劍十九,將剩下的劍宗弟子斬成一片血霧。
五萬人馬即便在廣袤的草原上,也是遮天蔽日普通。
兩名劍宗長老穿著髮髻混亂,再不複清逸脫塵之態。
蕭煜斬殺掉七名劍宗弟子後,正要去殺另一隊劍宗弟子,被兩名劍宗長老各自的飛來一劍一上一下刺中眉心和心口,響起兩聲金屬碰撞聲音。
蕭煜早就棄了坐騎,徒步迎戰,一身黑紅色元氣勃發,如岩石般的身材上閃現一層暗淡金色,大步前行,一步一重樓。手中破陣子劍氣澎湃,仍舊是劍十九,朝著兩名劍宗長老遞出。
但如果放眼全域性來看,祿時行此時的決定絕對稱不上賢明,要曉得這是在王庭要地,王庭的援兵會源源不竭的達到,而四部方麵的援兵卻隔了一條多倫河。此時現在祿時行應當做的是儘力突圍,而不是原地恪守,一副擺瞭然要和王庭死磕到底的架式。
那僅剩的一批百戰老卒被林遠留在了四部當中。
兩軍皆是馬隊,皆是從小長在馬背上的草原人。
在王庭軍中天然有劍宗的修行者坐鎮,二十八名劍宗弟子身背長劍立在璞袁身後。而在璞袁身邊兩側還各有一名腰間懸劍的清逸老者。
用劍宗的劍訣殺劍宗的弟子,可謂是諷刺之極。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血戰。
兩名劍宗長老固然占了人數上風,但也是被蕭煜逼得狼狽不堪。
可祿時行就這麼乾了,彙合了多鐸今後,將不到四萬的人馬整編為三個滿編萬人隊後直接朝王庭方向奔去,而阿誰方向也剛好是璞袁中軍大帳的方向。
因為紮紮合潰敗而非常惱火的璞袁接到遊騎回報以後,反倒是沉著下來,現在的環境很奧妙,祿時行能夠敏捷打敗紮紮合是占了紮紮合糧倉被燒軍心不穩,而兩翼友軍又坐視不管的便宜,莫非此次祿時行又籌算故伎重施?此時被打擊的是他的中軍大帳,那些一肚子小算盤的人會不會,或者說敢不敢還是坐視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