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海捕魚,我帶妹紙釣巨物_第26章 原來這是一個新的金手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讓他欣喜的是,內裡不止一隻螃蟹!

善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收成了它以後,嚴初九高興壞了,因為他變異的嗅覺終究派上了用處。

對於野生青蟹與養殖青蟹,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

青蟹再次擺脫,今後縮了縮,同時張牙舞爪,瞪起紅眼吐泡泡,一副你彆再來了,再來我真不客氣了。

野生的在天然環境中生長,吃的是天然食材,口感天然更鮮美。

這隻埋冇極深的螃蟹,比第一隻更大,兩斤半以上。

這如果用得好了,贏利的結果可不亞於透視眼。

這就像他之前的班主任那樣了,成績好的同窗另眼相看,成績差的你本身玩。

青蟹曉得這廝不懷美意,哪怕他說得再好聽,仍然掙紮不止,乃至還用本身的螯臂反夾住他的鉗子。

兩隻螃蟹彷彿終究聽話了,紛繁揚起螯臂,但是倒是惡相儘露,較著要跟他拚了。

勉為其難的收了吧!

李美琪接著又說,“僅僅也就找到了三十來隻青蟹罷了!”

青蟹八腳齊動,在桶裡亂爬亂竄。

嚴初九無法,隻能取脫手機拍了些藤壺的照片,然後往回走。

這回想不發都很難!

嚴初九睜大眼睛,難以置信的問,“什,甚麼?”

養殖的發展週期短,體內堆集的脂肪少,導致口感不如野生的。

不是看到的,先嗅到,然後才循著味兒找到。

當然,除了青蟹外,也找到了蘭花蟹,以及彆的魚和蝦,但個彆都不大,也冇有青蟹值錢,扔進桶裡充數,懶得細看。

嚴初九冇有粗心,當即讓開了,將它放進桶裡,已經記著它身上的奇特腥味了。

不過從形狀與色彩來判定,大抵率是藤壺。

不值錢,幾近可說白送都冇人要,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時候一到,螃蟹就來了。

藤壺是陸地中最為固執的“寄生蟲”,幾近到處可見!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它抱滿了籽。

麵前這類學名叫雀嘴藤壺,本地叫做火山口,市場上20塊擺佈一斤,但也隻是淺顯個彆的代價。

這回不再像無頭蒼蠅似的亂轉了!

叫甚麼不是重點,關頭它不好吃,蟹黃全都到卵上去了,而卵又有很多臟東西。

嚴初九冇敢過分鹵莽的生拉硬拽,怕弄斷它的手手腳腳影響品相。

嚴初九冇理睬這些細節,忙拿出趕海公用鉗,伸到石頭底下往它身上夾去。

野生的相反,形狀比較精美,光彩更加素淨,殼的硬度也更高。

實在說難辯白,它真很難辯白,如果很少吃青蟹的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