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鹿鳴_第25章 遠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太子去給漢王送行,返來後眼睛紅紅的。朱瞻基曉得父親是手足情深,但是漢王這些年對東宮的架空打壓乃至毒害,實在太凶了。楊溥黃淮這些東宮大臣至今還在詔獄呢,父親竟然也不焦急去把人救出來。也是,皇祖父太強勢,又多疑,父親如此謹慎謹慎還差點被漢王讒諂了,真虧了瑈璿。

瑈璿鼓掌:“真是聰明。哥哥你也了不起,懂這麼多。”

瑈璿勉強笑著推讓道:“可貴小王爺厚愛,隻是內人在家等我,本日實在不便,他日定當作陪。”話一出口不由煩惱,這個來由弱爆了,如何也該編一個大人物在內呐。

圖上另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著“過淺”“有高低泥地”“有沉礁打浪”“往回可近西,東恐犯石欄”等等。瑈璿看得連聲獎飾:“不曉得鄭大人這下了多少工夫?這水深是如何測出來的呢?”

彆的一個啟事,張輔是張玉的宗子,永樂帝始終記得張玉為了救本身慘遭亂箭射死命喪東昌。交趾蠻夷之地,常有瘴厲,而作戰的打法希奇古怪,除了大象這類猛獸以外,另有很多蠻橫掉隊匪夷所思的招數。張輔四次南征返來,永樂帝細心問了作戰顛末,悄悄心驚。這類與無知蠻橫的較量,是拿性命在賭,萬一有失,如何對得起張玉?

朱瞻基又取出一份帆海圖,名叫《自寶船廠開船從龍關出水中轉本國諸番圖》(後代稱《鄭和帆海圖》),厚厚的共有二十幾頁。瑈璿翻開細心看時,圖上繪有山形岸勢,淺沙,礁岩。又標瞭然各國方位,停靠地點。更有航路,注瞭然針路(航向)更數(間隔)。

瑈璿嚇了一跳,定睛看時,朱瞻壑正等在翰林院大門口。本日一身白緞錦衣,撒花箭袖,頭戴金冠,蕭灑俶儻之餘份外招搖。漢王百口去了封地,世子卻按祖訓留在了都城。這是太祖時立的端方,藩王世子在都城受教誨,或許是做人質。

皇太孫出了宮城,興沖沖地過五龍橋,走在禦道上。四月的江南已是春夏之交,花紅柳綠樹林蔭翳。遠處的紫金山如龍蟠碧空,整齊如畫。

瑈璿讚道:“不錯。關頭還是法律,軌製之信。倘若朝令夕改,有何信可言?‘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這中間的欺,不但是武力欺負,更首要的是保持法律和政策的一貫性。”

其他辦法如設置驛站,文手劄息傳播和物品暢通都大大便當;更大力攙扶本地經濟,屯戶種田開礦采珠,將大明的農業紡織等技術廣為傳播。短短幾年,交趾產生了龐大的竄改,所謂“易草澤為桑麻,變雕題為中原,藹然禮義之俗,彷彿富庶之鄉”。

西洋,當時的中國以南海為界,把通往各國的海路分為東洋和西洋。“婆羅,彆名文萊,東洋儘處,西洋所自起也”。也就是說,以加裡曼丹島北部的文萊為界,東邊的承平洋為“東洋”,西邊的印度洋就是“西洋”,包含馬六甲海峽以東的南洋地區。

以是永樂帝接了戰報,問了問張輔的建議,便下旨西平侯沐晟出兵平叛。永樂十五年的此次潘僚和鄭公證兵變,很快就停歇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