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洪荒文裡當然到處是俗套。像我如許突破俗套故事的所作所為,會不會也是俗套呢?
蚩尤先是一通諷刺拉仇恨,做足了反派的架式。
很遺憾已經晚了。我可不會像某些人一樣,上陣今後先是唱一首打油詩諷刺,然後拔劍對砍幾下,發明打不過再放殺手鐧。這不是等著被劈麵反操返來嗎?
嗬嗬,你不曉得你這類滿臉險惡的肌肉男大反派已顛末時了嗎?
正所謂:大力出古蹟。
“貧道玉虛門下廣成子,戔戔鄙人,是軒轅之師。”我迴應道。
軒轅這個時候當然對我非常佩服,手起劍落,就把蚩尤的頭砍了下來。
“打了小的,來了大的。打了大的,來了老的”不是早被認定為闡教弟子的“良好品德”嗎?貧道直接乞助元始天尊,可完整合適作者給我“闡教首徒”的角色定位,邏輯無懈可擊。
顛末一段時候後,我的這類姿勢公然有效。略微運轉法力,用天耳一聽,四周人對我的評價就瞭若指掌了。大臣們很喜好我如許萬事不管的帝師,畢竟誰也不喜好頭頂上老有一小我管這管那,乃至模糊超出於軒轅陛下之上――比方清竹道人。
突如其來的猜想讓我內心一涼,不敢再多去想。
會不會我實在是被作者安排“覺醒”的呢?
現在風行的都是偽君子反派。凡是慣常看法中越樸重的人物,在收集小說中就越虛假、越險惡。西幻裡的教會、賢者,武俠裡的少林方丈、武當羽士,汗青裡的東林黨儒生,仙俠裡的佛門,另有……嗯,對,另有洪荒裡的西方教、闡教。
蚩尤的大巫真身直接被盤古幡擊破,整小我被撕成高低兩截,倒在地上血流如注。
我這時候用望氣之術悄悄察看清竹道人,發明他身上的人道氣運與初度見麵時相差無幾。換句話說,他跟軒轅家住了這麼些年,都相稱於白活了。想想也是,他不敢違逆天道、搶本來那些發明人的功德,隻能通過傳授知識道理來開導對方。
這麼一算,佛門都快中槍成篩子了,慘不忍睹。
嗬嗬,說白了,當洪荒流劇情邏輯與配角裝逼牴觸時,前者就主動讓位給後者了。
戰後,軒轅在神農部落的祭壇長停止了一場祭天大典,昭告一統人族、開疆拓土之功,正式獲得人皇大位。天降功德,最大的部分冇入軒轅體內,剩下的都歸了我,另有少得不幸的一絲被賜給了清竹道人。
不明白為甚麼疇昔那些故事裡,闡教弟子在打蚩尤的時候,竟然從冇向元始天尊求援。非要在配角麵前丟人現眼才行。
“軒轅,這口劍乃是我師伯太清聖報酬你所煉,當以你為名,承載人皇氣運。”我說著,將一口金光燦燦的劍遞給軒轅。劍的正背麵都有很多圖案,讀者們看了那麼多洪荒文,必定曉得軒轅劍的圖案都是甚麼,我就懶得再反覆一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