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鎖帝夢_129 出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在內裡,崇綺要見女兒,亦不輕易,數日一見,見必恭具衣冠。她的母親嫂子,倒是每天見麵,但如命婦入宮,奉養皇後。

以是這半年多來,崇綺家除了祭奠吃肉以外,常日幾近六親皆斷。

“兒大不由娘!你這麼說,我這麼聽,將來看你本身吧!”

當然,皇後是除了二廳,步門不出的,半年當中隻出過二廳一次,是納彩的那天。這天是第二次,由宮女陪侍著,出臨大廳受詔。

人不老,一住進那處所也就老了!

“這十一年,經了多少大事!”慈安太後是欣喜多於感慨,“現在能夠息一息了!”

“也要能承平才行!”慈禧太後說到這裡,便望著天子:“今後就希冀你了!阿瑪說你天生有福分,必是個承平天子。”

在他們酬酢的那半晌,大征的儀物聘禮,已經安設伏貼,正中一張桌子,供奉著朱緞金字的製敕和使臣的龍節。擺佈兩張長桌,一張空著,一張陳列儀物,二十匹駿馬,則如朝儀的“仗馬”普通,在院子裡相向而站,帖然不動。

二十匹駿馬也是一色純白,是當代天子駕車的所謂“醇駟”,大小一樣,配上嶄新的皮鞍,雪亮的“銅活”,黃弦韁襯著馬脖子上麵一朵極大的紅纓,色采極其光鮮。

“趁這幾年,還冇有到七老八十,牙齒冇有掉,路也還走得動,能吃多吃一點兒,能逛多逛一逛,好好兒享幾年清福吧!”

說的人隻是直抒感觸,聽的人卻彷彿感覺弦外有音,慈禧太後以為慈安太後是在勸她放棄統統,保養天年。

一到長春宮請過了安,天子把這天召見軍機的景象,都說了給慈禧太後聽。談到一半,慈安太後也來了。

到了後邸,皇後的尊親兄弟,早已候在大門外。

這幾句話,殷殷相勸的意義就很較著了。慈禧太後不覺啞然發笑,“我們今後的日子,就跟那些旗下老太太一樣了!”

想到慈寧宮,她就感覺討厭,那是曆朝太後養老的處所,一瓶一幾,永久不動,奉侍的寺人也是所謂“老成人”,不是駝著背,就是邁不動步。

“大征”就是六禮中的“納征”,該下聘禮。日子是在八月十八,聘禮由外務府預備,照康熙年間的端方,是二百兩黃金,一萬兩白銀;金銀茶筒、銀盃;一千匹貢緞;彆的是二十匹裝備了鞍轡的駿馬。

這兩句話又似期許,又似挖苦,歸正天子聽來,感覺不是味兒,從速跪下答道:“不管如何樣,兒子總得求兩位皇額娘,不時教誨,刻刻訓誨!”

開端幾天,阿魯特氏如芒刺在背,食不下嚥,半年下來也風俗了,但為了不謙讓母親久立,一頓飯老是吃得特彆快,無法每頓總有二三十樣菜,光是一樣樣傳奉上桌的工夫,就頗可觀。

因而皇後出嫁了,從天子親授快意,立為皇後,鼓吹送回家的那一天起,阿魯特氏與她的祖父、父母、兄嫂,便廢絕了家人之禮。

“當時也不承望能有明天!”慈禧太後摸著額上的皺紋,不堪感慨地說,“一晃眼的工夫,來歲又該是酉年了!”

光是這個馬隊,就把六七十歲的老頭子,看得不住點頭,說是“活了這麼多年,還是第一趟見!”

彆的另有賜皇後祖父、父母、兄弟的金銀衣物,也跟著聘禮一起送去。

聘禮並不算重,但天家繁華,不在財帛上計算,光是那一萬兩銀子,便是戶部銀庫的爐房中特鑄的,五十兩一個的大元寶,凸出龍鳳斑紋,銀光閃閃,映日生輝。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