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鎖帝夢_136 修園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不消找他!”天子連連搖手,“你明兒一早傳旨,等朕下了書房召見明善。”

那一來,安溫馨靜的日子就過不成了!(未完待續。)

這個動靜,很快地就傳入深宮,兩位太後對於天子的孝心,天然欣喜,不過慈安太後感覺用不了這麼多錢,而慈禧太後則雖不嫌多,但感覺跟天子大婚、親政兩次“恭上徽號”一樣,應當謙抑為懷,有一番造作。

“是。”恭親王轉頭向寶鋆說道:“你記取,頓時叫戶部補了出來。”

每次召見軍機,一談到這上麵,便有很多他不愛聽的話聽到,不是說日本的由“外務卿”出任“全權公使”的副島種臣,態度傲慢,諸般威脅,就是說英法有兵船開到上海,如果使臣不能入覲,恐怕會興問罪之師。

天子天然死力相勸,最後再是打了個扣頭,兩宮太後每年的“交進銀”定為十八萬,端5、中秋各交五萬,年下交八萬。

隨即又到敬事房找到原折,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總管外務府大臣文豐、明善,遵旨顧問圓明園”。

同時行鞠躬禮時,天子“坐立唯意”,因為遵循中國的端方,在殿廷覲見,天子決不會立而回禮。

慈禧太後聽這話便有憂色,“難為他另有這番孝心!”她向慈安太後說。

勘查雖有成果,複奏卻還不到時候,因為不能隻說一句“尚存十三處”便可了事,這十三處坐落那邊,是否相連?

在呈國書、致賀詞以外,各國公使隻能問一句:“大天子安好?”天子未曾有所“垂問”,不能亂開口,這是遵循召見的端方。

因而把《鹹豐實錄》取了出來,翻到英法聯軍內犯的鹹豐十年八月,一頁一頁往下查,終究找到一條線索,總管外務府大臣寶鋆有個奏報圓明園被焚的景象的摺子。

因而到了三月十四,恭親王正式奏報準予各國使臣覲見的章程,除卻破天荒的五鞠躬,統統的條目,都被解釋為“恩出自上”。

保舉《活在流水線上的芳華》《宮鎖帝夢》,

籌辦修複圓明園這件大工程,外務府大臣中,本身商定了職司,然後上奏。

這一天,把一部雍正《禦製圓明園四十景詩集》,本身取了來翻開,一麵圖一麵詩,邊看邊讀,讀不到一半便喊小寺人。

幸虧天子這一陣子也偶然來問到此,各國使臣覲見一事,搞得天子煩透了。

但有一點她是曉得的,這筆工程款決不會少,並且一提修園,必有很多人反對,恭親王或許還能夠籌議,文祥必然不肯承諾。

這件事她不知想過多少遍了,每一次想到最後,老是悔怨本身當初不該跟天子出阿誰主張:

“你查一查,當時洋人燒圓明園的時候,看管的人是誰?”

當然,恭親王跟文祥比天子更覺心煩,一方麵受天子的詰問,一方麵要對付各國使臣,而分外還要安撫“清議”。

“是。”

而每次問到這句話,都不能獲得甚麼確切的答覆。

“照這麼說,曉得當時景象的,隻要一個明善了?”

三園中除了最馳名的“四十美”以外,另有上百處的景色,而勘查成果,還象個模樣的,隻要十三處。

如果姑息這十三處來修,是如何修法,工款多少,款從何而出?不能詳詳細細奏報,總也得說出一個大抵來,以是須得好些日子才氣複奏。

“寶中堂大抵也曉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