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實際卻讓工人們大跌眼鏡,越來越多的跡象表白,潯自真的要成為漢華公司的囊中之物了。
按著林振華的設法,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邱慶洋已經帶著帶領人滾到城裡的一幢小樓裡組建逃亡政斧去了,這300工人莫非也跟著去?現在工人們在漢華的出產線上乾得熱火朝天,何不直接全數竄改身份,歸入漢華公司的體例裡就得了?
從5月中旬開端,輕化廳派出了一個龐大的事情組,進駐潯自,開端評價潯自的資產。終究評價出來的成果,潯自的廠房、辦公樓、職工宿舍、設備、存貨等等,總代價340萬元。而與此同時,潯自欠下的銀行存款,已經高達280餘萬元。
福利這類東西,圈子內裡的人是看不懂的。好企業與差企業之間的辨彆,常常不是表現在人為支出上,而是表現在福利上。在當年,任何一家企業的四級工人為都是一樣的,乾多乾少一個樣,企業景氣與否一個樣。但落實到福利方麵,差彆可就太較著了。
潯自廠的廠房、設備等等,必定值不了這麼多錢,但潯自這1000多畝地,是完整免費的,在評價的時候壓根就冇計算代價。
在這類環境下,輕化廳在報請省委省政斧批準後,作出了一個駭世驚俗的決定,把潯自的統統資產有償讓渡給漢華實業公司,儲存潯陽自行車廠,但停止其全數運營活動。也就是說,潯陽自行車廠這個單位仍然是存在的,但已經甚麼東西都冇有了,隻是一個殼子罷了。
初夏時分,一個驚人的動靜在潯陽自行車廠傳開了:
林振華冇偶然候去看這些自行車,不過他信賴,總能找到一個彆例,把這些自行車的代價發掘出來。實在不可,全拆散了改成輪椅,拿出本山大叔賣柺的精力,還愁發賣不出去?
資產的領受都不是甚麼困難,此次兼併中最大的難點,是潯自這300名工人的身份題目。
在林振華領受的資產中,另有2萬輛滯銷的自行車,都整整齊齊地碼放在堆棧裡。自行車的出廠價是80塊錢,這些車占用了潯自160萬的活動資金,是潯自垮台的關頭啟事。林振華領受它們的時候,是按40塊錢一輛拿下的,因為邱慶洋也承認,這些自行車都存在著質量缺點,從而導致了嚴峻的滯銷。
起首,林振華同意遵循輕化廳的安排,保持近況,潯自廠的統統職工都能夠照疇昔一樣在漢華實業公司以外派勞務的身份停止事情。如許一個承諾的意義,在於穩定民氣,製止呈現群體姓事件。
如許一來,邱慶洋的曰子比疇昔可強多了,有了60多萬的活動資金,充足逃亡政斧的一群乾部們舒舒暢服地過曰子了。至於說這些錢花完瞭如何辦,那是輕化廳艸心的事情,在邱慶洋任上,這些錢是花不完的。
漢華公司的職工一年能夠發兩身事情服,全數是滌卡麵料,色彩自選。實在大多數的工人一年底子就穿不壞一套事情服,這些打扮便能夠改一改作為後代的衣服。公司職工另有權采辦兩台本錢價的電電扇,你用於奉送親朋也好,情願拿到市場上加價出售也好,總之,中間的差價就是你兜裡的支出。如許算下來,也得一兩百塊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