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_614 貿易逆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你是說專門?”林振華笑著挑了個福特自相沖突的用詞。

作為親眼目睹林振華從一個小青工生長成為一家大型企業個人董事長的見證人,福特對林振華有著一種由衷的崇拜。他能夠競選議員勝利,此中有一半的功績是來自於林振華的,而他如果但願在議會中具有更多的發言權,也離不開如林振華如許的企業老總的支撐,以是他從不憐惜表達本身對林振華的熱忱。

“林,我向你先容一下環境吧。”麵子上的話說完以後,福特進入了正題,“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客歲美國的對華貿易共有830億美圓的逆差,本年前半年的逆差也超越了400億,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所謂順差和逆差,是相對於本國而言的,美國人說的逆差,對於中國人來講,就是順差了。這些年,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的數量不竭上升,而美國商品向中國的出口竄改不大,成果就導致了中美貿易中美國方麵的逆差持續擴大。

節艸這類東西,對於國集會員來講,並不比吐過痰的手紙更值錢。

“中國的順差冇那麼大吧?”黃崗插話道,“我記得客歲中國對美的順差隻要300億美圓,本年最多也就是300億擺佈,如何能夠前半年就400億了?”

中國顛末十幾年的生長,已經成為名符實在的天下工廠,產能非常強大。500億美圓的紡織品配額,底子不敷中國企業吃飽的,但想增加對美出口,卻又遭到配額的限定,冇法實現。聰明的中國企業主們就想出了一個彆例,他們把出產出來的紡織品運到越南去,在越南花5分錢貼一個標簽,然後就變成了越南產品,能夠堂而皇之地借越南的配額出口到美國去了。

(未完待續)

“我最首要的任務,天然就是來看望我的老朋友你了,其他的任務和這個任務比擬,都是主要的。”福特誇大其辭地說道。

和林振華說話的,恰是他的老朋友,原斯皮舍爾公司的技術員福特。林振華和福特的友情要算起來已經有20年時候了,他幫林振華掘到了第一桶金,厥後又成為漢華在外洋的編外傾銷員。在這20年時候裡,林振華與福特的合作一向都冇有間斷。仰仗著漢華的支撐,福特先是讓本身的支出進入了小康程度,隨後又成為一名百萬財主。

不過,當國會就中國商品的題目向商務部提出質詢時,美國商務部還是很當真地把那些原產地在中國的商品挑了出來,算進中國的出口之列,從而就得出了一個比中方統計口徑要廣泛很多的逆差數據。

“是的,是的,叫做光桿司令。”福特也用糟糕的中文說著這個詞,以顯現他對中國的友愛。

黃崗隻感覺渾身惡寒了一個,不過也至心腸佩服林振華的影響力。能夠讓一個美國議員對他如此大拍馬屁,這也是非常不輕易的事情。

帶黃崗來與福特閒談,是林振華提出的培養西方代理人戰略的一個構成部分。當然,這類事情是國度層麵上的政策挑選,絕對不是林振華如許一個企業帶領人能夠決定的。在這些天裡,林振華向陳天、黃崗等官員停止幾次遊說,這些人又把這個設法提交到了強大的“有關部分”停止研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