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_615 農業協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福特先生,你該當曉得的,便宜的中國商品幫忙了無數美國貧民進步他們的餬口品格,如果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而抵抗中國商品,起碼對美國貧民而言,是非常不公允的。”黃崗插話道。

“如何不成能?”坐在拉德卡身邊的一名叫斯利特的人急了,他的身份是拉德卡的助手,但本身也是一名農場主,在農產品出口方麵,也是有本身的好處的。

黃崗說道:“我記不太清楚了,不過有一些大抵的印象吧。中國從美國入口的農產品,最大宗的莫過於大豆了。客歲一年,中國從美國入口的大豆在500萬噸擺佈,金額該當是在10到11億美圓擺佈。除了大豆以外,中國從美國入口的農產品另有柑桔、小麥、玉米等,不過數量都不是太多。”

“拉德卡先生,我想,你的潛台詞該當是說,但願中國增加從美國的農產品入口吧?”林振華笑嗬嗬地把拉德卡冇美意義說的話替他說出來了。

“這……”拉德卡的臉上冇有林振華所料想的那種鎮靜,反而是一副憂?的模樣:“林先生,我想這個數量有點太多了……美國一年的小麥產量,也不過就是5000萬噸高低,我們不成能拿出2000萬噸來出口的。”

福特道:“林,你不要曲解,這不是我們的設法,而是彆的一些國集會員的發起。比如說,我們有一名叫克裡塞爾的議員,在議會激烈抨擊美國目前的外貿政策,提出要嚴格限定中國商品,他還號令全部國集會員在本身的曰常餬口中抵抗中國商品,選用非中國製造的商品。”

拉德卡則是非常諳熟於此道的,他答覆道:“目前美國海內的小麥代價是140美圓一噸,如果按500萬噸計算,大抵需求7億美圓吧。”

靠,500萬噸小麥的訂單,就換來一個“比較中立”的態度?林振華很有一些不滿,他接著問道:“那如果我們采辦的不是500萬噸,而是1000萬噸呢?”

拉德卡有些拘束地笑了笑,說道:“林先生,你非常聰明。我和福特是多年的老朋友了,這一次他到中國來拜候,我專門請他帶著我一起到中國來,也是想對處理美中貿易逆差的題目供應一些思路。正如這位黃先生所說,抵抗中國商品是一件不得民氣的事情,我想大多數的美國貧民……當然,也包含像我如許的中產者,都是不會支撐的。

“當然是越多越好了。”拉德卡道,“如果能夠達到300萬,或者500萬噸,那麼對於美國的小麥農場主來講,就是一個福音了。”

對於美國人在曰常餬口中抵抗中國商品這件事,林振華涓滴也不感覺擔憂。他記得在後代曾經有過如許一件事,那是在2004年的時候,一名美國記者心血來潮,決定做一個“回絕中國商品”的嘗試,要求本身的家人在全部2005年不要采辦任何中國製造的商品。

成果,這個嘗試讓她的家庭墮入了一場空前的混亂,孩子們買不到鞋子和玩具,丈夫買不起太陽鏡,她本身好不輕易買了一台美國產的檯燈,還發明燈杆是從中國入口的。顛末一年近乎暗中的餬口以後,他們終究迎來了嘗試結束的曰子,這的確是一種從天國來到天國的感受。厥後,她把本身的經曆寫成了一本書,叫做《分開中國製造的一年》,這本書引發了很大的顫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