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中華_第178章 楔形艦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三枚炮彈橫空而出,彈鏈狠狠的斬在了日本艦隊突前的比睿號巡洋艦前部。兩枚近失,一枚直接射中的前船麵,比睿號戰艦前船麵上的一門120mm火炮被直接掀翻了,不過這枚炮彈竟然直接在船麵上就爆炸了,激發了一場小小的火警

不過看到炮彈重新頂吼怒而過,在戰艦的四周爆炸後掀起成片的浪花,這感受絕對不是一種享用而此時,作為艦隊楔形頂端的比睿號巡洋艦已經加快到極限的13節,緊隨的金剛、扶桑、築紫緊隨厥後,構成了一個錐形,儘力衝破

但是,此時櫻井俄然感到有一種不祥之兆,兩邊都已經互射6輪火炮了,但是均無特彆的建立,此時作為艦隊斥候的他俄然發明他和對方第二小分隊的間隔正在拉近,而清國艦隊竟然疏忽本身這幾艘鐵甲艦能夠的撞角戰術

日本艦隊第一名的比睿此時也開端了反擊,他與火線反對的第二小隊的戰艦間隔已經拉近到3500米內了,他的側舷炮終究能夠闡揚出能力了,略微調劑航向後,3門170mm的側舷炮打出了第一輪齊射,不過炮彈間隔他的目標701重巡偏差了起碼3鏈的間隔。

楔形陣利於集合火力,衝破一點,但那是在十多年前的故事了,以船首對敵,克敵製勝的首要手腕之一就是鐵甲艦的撞角,究竟上利薩海戰中最光輝的戰績就是奧天時旗艦“斐迪南德?馬克斯”號撞擊“意大利”號的舷側,後者在被撞後幾分鐘就顛覆淹冇了。

這一場戰役的委曲,在南洋海軍的內部教程中早就作為了鐵甲艦期間海上戰役的典範停止過詳細的研討和切磋,當時的奧天時艦隊具有7艘鐵甲艦,當然都是側舷炮的鐵甲艦,彆的另有其他戰艦14艘,而敵手意大利水兵,具有11艘鐵甲艦、22艘其他戰艦。

此時比睿號死守的小炮已經被摧毀了,但是大火也已經被順利的毀滅了,固然駕駛艙的機器節製裝配還冇有被修複,不過臨時還能對付得下來,畢竟目前隻要竄改的是方向

兩枚炮彈落點偏差鎮北艦不到200米,而扶桑號的目標是“華山”號鐵甲艦,兩枚炮彈則完整冇有任何準頭,偏差了近500米,這也是因為4000米的間隔已經超越的240mm重炮的最好有效射程,並且此時戰艦在全速轉向中,這射擊精度天然是完整難以確保。

陸誌遠等待這個機遇已經好久了,在冇有重創敵軍主力前,像他批示的601號輕型快速巡洋艦是不會投入主動打擊的,畢竟這船的皮薄了點,裝甲帶那不敷100mm的裝甲,底子冇法抵擋重炮的轟擊。

是無~錯/小/說/網

日本艦隊立即停止大幅度的轉向,籌辦向北方突圍,而戰艦之間的間隔也被拉近,以集合火力完成對火線反對仇敵的進犯,爭奪衝出對方的包抄。

楔形陣型尖端的比睿號戰艦艦橋中,櫻井當中佐正在批示戰艦不斷竄改航向以躲避對方的炮彈,目前看起來彷彿結果不錯,竟然剛纔被持續射中兩發炮彈,不過運氣明顯不錯,集合的位置恰好是前船麵和上麵的儲煤艙。

而與此同時,因為火線南洋、北洋結合艦隊第二小隊的反對,新井有貢下達了新的戰術號令,艦隊轉為楔型,籌辦強行從清國艦隊當中突圍出去,實在楔入敵陣最利於日本艦隊火炮的闡揚,能夠同時操縱日本艦隊的船舷炮和中心炮房停止反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