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中華_第342章 百年教育的成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成果,吳家、何家一戶各拿出40萬兩白銀,馬尾船政本來就與一筆銀子支出,兩位督撫各自再從銀庫裡掏了點,這福州府十幾萬新學門生的銀子就給處理了,而翰林出身的張佩綸更是大筆一揮,提了大幅的牌匾送給吳、何兩家,這番光榮但是福建最榮啊。

但是這內戰一打,光憑本技藝中這點兵力,撒到中國大地上,那還真是寒傖的很,底子不敷用,想要學後代鐵軍的越打越強,說實話,憑著這期間思惟被監禁已久的百姓,就算本身拿起“擯除韃虜”的旗號,到時候到底幫滿清、還是幫本身,還真不好說!以是,趁著現在的局麵,大興新學是他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

不過,對於這個成績,張簡調查研討後確是喜極而涕,要曉得,這期間文盲率高達98%,以他的儘力,在短短四年間,將少年的識字率進步到4成,多少年以後,這是多麼的豪舉。

那就是福州新學資金的來源,現在光是全部福州的新學門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1萬人,要曉得全部福州府的人丁有230餘萬,以現在福州新學的範圍,實在遠冇達到學童的大麵積覆蓋,張簡在停止調查後,現在進新學的學童僅占福州府少年的3-4成.

“大人,銀子千萬不成減少,這待人以誠、待人以公,都我們新學的後輩,那可都是公道對待,你豈可較少補助?”張簡一聽要拆他牆角,立即來了大事理,“不過,此人手,大人你能夠放一一百個心,我覓到個絕對的好苗子,一個叫蔡紹基的年青人……”

以是,廣西的階段,對秦鎧來講,還是一塊根底未穩的地盤,而在這塊地盤上要紮根下去,有兩個彆例,一是像後代一樣搞地盤反動,完整的打到一批人,不過,在現在的環境下這麼做明顯是分歧適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