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約梁山_第29節繈褓裡的奮鬥(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有了度量,再處理一下東西。這個三角上加個豎柱,這兩邊能自如開閉,就成了圓規。以一邊為柱心,另一邊繞轉,圓就劃出來了。”

“定度量?”

“不錯,不明白的就問。會了就好。咱要的是成果。”

趙嶽表揚了一下,給四人提提氣,笑道:“就是米飯的米,卻不是以大米為度量標準。這根線的長度就是一米。記得歸去用鐵打一個米標尺。鐵的冷漲係數小。其合用黃金做最好。可惜咱缺阿誰。”

好不輕易把四個出神的土鱉搞得大抵明白了,趙嶽累得小臉煞白。低配製的小腦袋嗡嗡的,把張氏嚇得不輕。

四人從速點頭。

四人忘了這碴了,又哦了聲,從速低頭誠懇道:“小少爺恕罪。小少爺說啥就是啥。俺們聽小少爺的。”

這時,寧老太太俄然站了起來,對兒子說:“大有啊,現在是莊子上的事,你是一莊之主,來坐這。我彆處坐會。”

在四人衝動的搓手中,趙嶽又講了遊標卡尺、量角器等十幾樣東西。

拿你當人,你偏要往驢棚紮。

看四人臉上一閃迷惑隨即眼睛瞪大了,精力敏捷專注起來,趙嶽對勁地點點小腦袋。

“新的度量單位是以米為基準。上麵是分米、厘米、毫米,以十為進製,上麵另有更纖細的分彆,目前技術用不到,就不說了。”

趙嶽還真有這自傲。

△,以米這麼小的東西為計量根本再分彆三次,那要做的東西得精微到甚麼程度?俺怕做不來啊。

趙嶽笑笑,食指沾水在桌子上簡樸畫了個齒輪。可水跡隨即收縮變形乃至斷缺。

看四人麵上點頭,神情卻不覺得然,趙嶽一拍他孃的腿,冷聲喝問:“質疑甚麼?你們是神童,還是我是?”

李老柱冇重視線,大著膽量問:“小少爺,敢問這個米是啥米?”

“不錯。尺寸丈這類度量不敷精準,也不便利。要做的東西又必須非常切確,以是必須的。”

向四個工匠招招手,“你們近前來坐。上麵要教你們的,光嘴說,難說明白。要畫圖。”

趙嶽也不怪四人質疑,宿世風俗了,隻自顧扯起之前籌辦的一根線。

趙嶽把小胖手向母親晃了晃,和母親對了個眼神,那意義是親孃唉,你看你兒子這小手像是能握筆揮毫的麼?潑墨塗鴨還差未幾。

哎呀,妙啊!

趙嶽失利了,卻不臉紅,還順勢解釋說:“瞧明白冇有?這水是有張力的,也有收縮性。這個麼,這個這個道理也是有大用的。船能行水上,就是這個道理。對,張力而浮力。咳,這個,今後講浮力定律、虹吸征象啥的。”

稍安息了下,趙嶽請管家又搬了些椅子,讓站著的人都坐。

四人過來了,卻不帶座。

趙嶽衝母親嘿嘿笑笑,叫母親騰出白紙,再沾水在白紙上畫。

時候還長著呐。趙嶽冇希冀能在短時候內教會四個土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