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臣子家――人家憑甚麼替皇上教女兒呢?
“靜不了的。”曹皇後點頭。
可這孩子,確切不管不可了。
皇後孃娘放下勺子,微微歎了口氣:“這事兒我也揣摩好一會兒了,實在難堪。”
女人家能如何打?打一頓板子?
“這孩子冇個驚駭不成,我看,要不也送寺裡去悄悄心?”
根結在哪兒?
“她這還是不懂事。”晚膳撤下去了,皇上又批了一會兒摺子,皇後孃娘就在一旁做針線,兩人時不時的會說上一兩句話。
看起來很聽話,但是這是公主寢殿,即便馮尚宮這麼說了,她們也該叨教公主的意義。
“這倒也是……”
“是啊。”
如果有機遇給皇後下藥,她會不會也如許不假思考先下了再說?
唉,現在也不是同她們講端方的時候。
皇上抬開端來:“要不,把她送到宮外去?讓她見地見地官方痛苦,說不定就懂事了。”
麓景軒。
曹皇後問:“送到宮外由誰照看呢?”
曹皇後也給皇上舀了一粒玉圓子:“皇上嚐嚐這個,餡兒是蝦子肉。”
皇上明天一看錶情就壞透了,平時如有甚麼服侍不周皇上笑笑就疇昔了不當回事,這類時候千萬不能出岔子。
能如何措置?
“當時候哪能同現在比?”曹皇後笑了:“誰情願小小年紀就那麼無能懂事?還不都是逼出來的。”
根結還在他這裡,在十餘年前的舊事裡頭。
奴婢也好,徒弟也好,對她來講都一樣。
“朕記得二姐姐象她這麼大的時候,都已經頂起半個家了,裡裡外外的活計冇有她不會做的,母親病了,上麵兄弟又小,都是她一小我籌劃忙活。”
她聞聲皇上問皇後孃娘說:“這件事情如何措置?”
皇後的話也有事理。
改江山易,改民氣難。五公主這性子早定型了,不是打一頓,關一陣就能給扭過來的。
成果她擔憂的要命,皇上和皇後卻很安靜,敦睦恩愛和平常一樣。
送到皇莊,或是送到宗親家中,誰又敢管束她?又哪有甚麼痛苦讓她見地?
就象二皇子似的,四皇子墜馬以後,皇上打了他一頓,又在寺裡關了幾個月,有效嗎?就算成了親也冇見他有甚麼長進。娶了妻這纔多久啊,傳聞他那府裡馳名份、冇名份的女人一個院子都裝不下了。而二皇子妃馬氏呢?按說這剛結婚,伉儷就算不恩愛,她的顏麵就不消顧了嗎?她可倒好,連勸都不勸一句,更是主動的把陪嫁丫頭都讓了出來,恐怕旁人說她不賢惠一樣。
皇上把手裡的那份摺子合上。
還能是甚麼?五公主的事唄。
麓景軒的人比來是越來越冇端方了。
皇上從速把勺子拿了又塞她手裡:“用飯,先吃完飯再說。”
這麼看著,皇上的氣是消了?
英羅也感覺這事兒不好辦。
可五公主不是親生的。那措置的寬,人家要說閒話,措置得嚴,人家更要說閒話。
五公主不把性命當回事,給程先生下藥這事對她來講底子不算甚麼大事,隨隨便便找包藥,順手指個宮女就讓她去投毒,至於程先生吃了藥會不會毒發身故,她壓根兒不在乎。死了就死了,如果冇死,大抵也不能再礙她的眼。
皇上胃口不錯,吃了一碗飯又添了一碗,還給皇後孃娘佈菜:“這個雞肉蒸的不錯,又嫩又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