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點頭,想了想道:“本年我們商部才組建起來,部裡銀子也嚴峻,來歲,等來歲本王必然給諸位家裡都鋪上地龍,本年我們就先每人五十斤細糧,一百斤柴炭,憑著你商部的腰牌到東大街顧氏糧行支付。”
昭明帝的眉頭就皺起來了,問阿九,“商部能拿出多少賦稅?”這又是天災又是天災的,本年是如何了?昭明帝都不由思疑是不是本身失德上天賜與的警示。
再瞧瞧人家九王爺這尚書當的,直接發糧發炭,他們也好想要呀!早曉得當初商部缺人的時候他們就去了,可現在說甚麼都晚了。
因為大雪早朝已經停了好幾天了,本日放晴,阿九便想去宮中和商部瞧瞧。
“家裡都還好吧?有甚麼困難儘管說出來,能處理的我們必定處理。”阿九看向他們親熱隧道。
出了王府大門,阿九這一起走得比唐僧取經還難,大街上到處都是冇來及撤除的厚厚積雪,因為酷寒,都凍住了,官府正構造人艱钜打掃,半天賦往前挪動一丁點。
昭明帝留意到小九用的是個湊字,心知小九這是儘最大力量了。實在貳內心也明白,商部不過才設立兩個月,朝廷一文錢的經費冇撥,商部能有甚麼銀子?現在小九說能拿出百萬兩銀子,估計又是把自個家底取出來了。
阿九一怔,隨即明白了,啞然發笑,本來商部的職員是跑來蹭地龍的,這讓阿九想起了當代人們到闤闠蹭暖氣的行動,古今本來都是一樣的啊!
“小九如何來了?”昭明帝驚奇地看著阿九。
這是商部的又一工程――除雪。
除雪就能換糧食和柴炭?那裡找這麼好的買賣去?因而百姓都紛繁拿著東西走削髮門,乾活可賣力了,紛繁誇獎商部好,商部的官員最懂老百姓的心。
阿九明白他皇兄的意義,“臣弟能給皇兄湊百萬兩銀子出來,不過糧食估計會有些困難。”阿九也想為不幸的百姓做點甚麼。
比及了第五天的時候人們就開端焦灼了,五天五夜都冇有停過,院子裡的雪都過膝了,淩晨起來雪把門都堵住了。這雪瞧著還冇有停的勢頭,照這麼下下去,這個夏季可如何過呀?家道敷裕的還好說,總有棉衣禦寒,總有糧食填飽肚子。
如許酷寒的氣候,無數的人卻走上了街頭,有官員和官差,有商戶店主,更多的倒是勞苦大眾。
阿九的話音一落,世人臉上儘是欣喜,齊齊喝采。
世人齊聲道:“多謝王爺體貼,彆的都好,就是大雪來的俄然,禦寒的炭和糧食預備的都不大夠,不過緊緊倒也能拚集。”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接下來商部會很繁忙,為了讓他們心甘甘心腸加班加點,阿九感覺還是提早把福利發下去的好。
商部大大揚了名,老百姓就冇有不誇商部好的,感覺聖上真是明君,內心時候想著他們。其他六部九卿的官員對商部的觀點也在悄悄竄改,他們感覺實在商部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的。
太後孃娘畢竟上了年紀,固然慈恩宮裡也有地龍,但太後孃娘還是受了風寒,阿九到的時候她剛用過藥睡下。阿九看過藥方,又細心扣問了藍月姑姑,肯定太後孃娘風寒並不嚴峻,這才鬆了一口氣往回走。
商部的人歡天喜地,那熱烈的氛圍跟過年一樣,如許離得近的兵部和吏部的官員非常驚奇,紛繁探聽商部這又出甚麼妖蛾子。待曉得商部在分糧分炭,他們阿誰妒忌呀,眼紅呀,就甭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