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鬼故事_第44章 風流且付笑談中:將相逸事篇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還是地藏王的度量大,捱了耳光,反而賜人壽命。偶然,軟的不可,來硬的更有效。

瀏覽環境:燈下

因為編寫和出版時候倉促,以及編者程度所限,書中不敷之處在所不免,誠請泛博讀者斧正,特馳惠意。

大話歪批

地藏王挨耳光

次日,捐俸百金,葺其廟,祀以少牢。又夢神來謝,且曰:“蒙君修廟,甚感高義!但無人配享我,未免血食太孤。我椽史朱栩,義士也,曾收葬我屍,為莽所殺。我感其恩,奏上帝,蔭其子浮,為光武天子大司空,君其留意。”弓韜公即塑朱公像於董公側,而兼塑一囚為王莽狀,跪階下。嗣後祈晴雨,無不立應。

想出“鬼”計哄人,實在高啊。不過,人外有人,鬼把戲終究被戳穿。

製府唐公執玉,嘗勘鞫一殺人案,獄具矣。一夜秉燭獨坐,忽微聞泣聲,似漸近窗戶。命小婢出視,嗷但是仆。公自啟簾,則一鬼浴血跪階下,厲聲叱之,稽顙曰:殺我者某,縣官乃誤坐某。仇不雪,目不瞑也。公曰:知之矣。鬼乃去。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鑒戒和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和作品,從中獲得了很多啟悟,也汲取了此中的聰明精華,謹向各位專家、學者表示高貴的敬意——因為有了大師的儘力,纔有了本書的出世。凡被本書選用的質料,我們都將按出版法有關規定向原作者付出稿酬,但因為有的作者通訊地點不詳,尚未獲得聯絡。敬請您見到本書後及時函告您的詳細資訊,我們會儘快辦理相做事件。

言未畢,有二鬼獠牙藍麵者牽一囚至,年已老,頭禿而聲嘶,手捧一卷書。神指之曰:“此莽賊也,上帝以其罪過滔天,貶入陰山,受毒蛇咀嚼久矣。今赦出,押至我所,司溷圊之事。有小過,輒以鐵鞭鞭之。”弓韜公問:“囚手挾何書?”神笑曰:“此賊平生信《周禮》,雖死,猶抱持不放。受鐵鞭時,猶以《周禮》護其背。”弓韜公就視之,果《周禮》也,上有“臣劉歆恭校”等字,不覺大笑,遂醒。

是夕,夢神召見,曰:“餘非孫郎,乃漢大司馬董聖卿也。我為王莽所害,死甚慘。上帝憐我無罪,雖居高位、蒙盛寵,而在朝何嘗害一士大夫,故封我為大郎神,管此方晴雨。”弓韜公知是董賢,記《賢傳》中有“斑斕自喜”之語,凝睇不已。神有不悅之色,曰:“汝毋為班固所欺也,固作《哀天子本紀》,既言帝病痿,不能生子,又安能幸我耶?此自相沖突語也。我當日君臣相得,與帝同臥起,究竟有之。武帝時,衛、霍兩將軍亦有此寵,不得以安陵龍陽見比。倖臣一星,原應天象,我亦何辭?但二千年冤案,須卿為我湔雪。”

典範溯源

文曲星一番苦心,也未避過關公的法眼。難怪恨人入骨者說,你化了灰,我還是認得你。

可駭係數:★★

王莽平生作假演戲,卻落得這麼個好笑的了局了。而董賢也夠背運,史家一支筆,他便成為聞名的“同道”。

第二天,弓韜先生捐出了本身的俸祿——一百兩銀子給董賢的廟裝修,又用豬羊祭奠了他。早晨又夢見董賢來稱謝,說:“承蒙你給我的廟裝修,感激你的恩德!但冇人和我一起受祭拜,我就太孤傲了。我的椽史朱栩,是個義士,曾經收葬我的屍身,被王莽殛斃。我感激他的恩德,向天帝稟奏,關照他的兒子朱浮,做了光武帝的大司空,請你留意。”弓韜先生就在董賢中間塑了朱栩的像,又塑了王莽犯人模樣的像,跪在台階下。自此,祈求甚麼樣的氣候,冇有不該驗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