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家日常_第八百二十五章 轉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她看向吳證,正色道:“我也不是魯莽之人,如果是之前,這些話我自不敢說。可現在世家勢微,皇上勵精圖治、一心為民,朝堂上的官員大半出於豪門。他們現在雖為仕族,但之前想也嘗過世事艱苦,即便不支撐,想來也不會過分反對。我提此建議,推行鼎新,能夠說是最好的時候。我既想到這些,機會又恰當,卻為了一已之私默不出聲,我與那些貪恐怕死之輩有何辨彆?”

吳證作為辦理農業的官員,是常見趙晤的,深知趙晤身邊的人是甚麼樣的。此時見他留下的都是親信寺人宮女,便冇有了顧忌,把剛纔跟杜錦寧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跟趙晤說了。

詞兒也太多了吧。

把手頭的事件措置完,又遣了一些人出去,他這才問吳證道:“愛卿有何事要稟?”

這話說得吳證寂然起敬。

他做了一輩子官,動不動就熱血上頭、不計結果的莽撞之輩他看不上眼。雖說世上需有屍諫之人,但無謂的捐軀他感覺並不值得。像杜錦寧如許,既心胸天下,又有勇有謀,謀定而後動的人,纔是他最佩服的。

趙晤聽了,心潮彭湃,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在屋子裡走來走去。

要不是他滿臉竭誠,滿心感慨,杜錦寧又曉得吳證的性子,聽他如許說,都要覺得他說的是反話了。

趙晤就曉得他要說的不能讓人聞聲。

他能考長進士,做到尚書這個位置上,腦筋絕對是好使的。杜錦寧的話讓他過分震驚,又剛剛纔說過,他不但複述得一字不漏,還把杜錦寧說話的語氣都給學了過來。

杜錦寧從速避開他的禮,虛扶著:“折煞我也,吳大人快莫如許。”

“女子如何了?”新任迷弟吳證聽不得彆人說杜錦寧半句不好的話,膽兒肥地在天子麵前瞪起眼來,“高位者,有德者居之,有才氣者居之。滿朝文武,誰要說他比公主強,他站出來,臣這個工部尚書由他當。”

他回到位置上坐下,歎道:“朕都不知老天爺是對朕太好,還是對朕太不好了。在朕在位期間呈現像杜錦寧如許的人,是吾之幸也,是天下之幸也。隻是,為甚麼她是個女人呢?”

她起家把吳證送到了門外。

杜錦寧笑了笑:“我女扮男裝考科舉是為了甚麼?為了天下無饑。為了百姓能過好日子,便是拋頭顱灑熱血又如何?”

吳證直起家來,跟杜錦寧告彆:“下官見地陋劣,目光短淺,思惟侷促,得公主教誨,有如醍醐灌頂,幡然覺悟。下官衙門裡另有公事,就先告彆了。本日與公主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下官得閒了定要來跟公主多請教請教。”

而現在,杜錦寧發起要打消官員們的福利,這如何不讓官員們悔恨?

他孔殷地問道:“關於征稅的話,長公主是如何說的,你再說一遍。”

轉了好幾圈,趙晤衝動的表情才平複了一些。

吳證半晌說不出話來。

末端他道:“皇上,長公主有雄才大略,胸懷之寬,眼界之廣,思慮之深,冇幾人能及。老臣感覺她隻做一個長公主太可惜子。恰好長公主善於農業,研討出了高產水稻,臣現在年紀大了,力不從心,早有致仕之心。皇上之前也提過讓臣保舉可靠的人代替臣的位置。之前臣冇有甚麼好人選,看來看去都分歧適。現在臣感覺,長公主做工部尚書綽綽不足。工部有她主持,大宋農業的欣欣茂髮指日可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