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家日常_第七百七十一章 再到潤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曉得杜錦寧定然不在莊子上,而是在家等旨意。是以下午到了潤州,他也不往莊子上去,直接進城去了杜府。

“那為甚麼說很首要?”他問道。

齊伯昆見再如何問齊慕遠都不說,隻得壓下心頭的疑慮,道:“你清算清算,明日一早去潤州。”

齊慕遠跟杜錦寧默契甚深,杜錦寧冇有說來衙門找關嘉天的企圖,但齊慕遠想想就能猜到。

現在雖因關嘉天清算了衙門,他在衙門裡的處境有所好轉,但大師骨子裡仍然瞧不上他。

齊文聰倒也罷了,那就是個有妻萬事足的不思進取的傢夥。可祖父殫精竭慮一輩子,好不輕易站在現在的高位上,不能因為他的後代私交,讓祖父成為皇上麵前不受待見的人。更何況,另有弟弟齊慕霖呢。他長大後,也是要入宦途的。

齊慕遠閉上了嘴。

胥吏們不敢湊到關嘉天或是陶華暉身邊胡亂探聽,但馬劍這裡倒是無所顧忌的。陶華暉一走,就有胥吏向他探聽此事。

這倆孩子是本身看著長大的,他們平時做了甚麼,齊伯昆非常清楚,也曉得他們不成能在本身眼皮子底下犯下殺頭大罪。兩個孩子的品德也絕對值得信賴。

趙晤冇有叮嚀齊慕遠要埋冇行跡,他來衙門找關嘉天,隻要不向外流露旨意,趙晤也隻能說他辦事倒黴,不好拿他來措置。

齊慕遠便將齊伯昆所說的話,以及本身提的要求都說了,道:“錦寧,這是個機遇。”

一聽密旨兩個字,陶華暉就不好再問了,笑道:“關大人在阿誰屋呢,有杜大人領著,我就不疇昔湊熱烈了。”

杜錦寧想了想,站了起來:“趁著他還冇下衙,我陪你去衙門裡走一趟吧。”

但杜錦寧做事,向來是走一步看三步,凡事都喜好給本身留一個背工。

如果因為各種啟事,她冇有規複女兒身,持續在朝堂上仕進呢?或是她規複了女兒身,卻仍然出處朝堂,以女子的身份參與朝政呢?

基於這個考慮,她跟齊慕遠去衙門時,冇有避著其彆人,還特地路過了陶華暉的屋子。

不等齊慕遠說話,他就非常嚴厲當真盯著他的眼睛:“那些話,不能從你嘴裡說出,必須是杜錦寧本身提出。小遠,你不但與杜錦寧要好,你還是我齊伯昆的孫子,齊家的子孫。你得為家人考慮。以是,哪怕是做做模樣,你也得往潤州跑一趟。”

桂省灕水縣間隔潤州上千裡,杜辰生歸天的事,隻要她不說,趙晤或是齊伯昆派人去跟灕水縣一趟,給灕水縣縣令下個禁口令,隻要冇人特地去查,就誰也不曉得,起碼能瞞好長一段時候。以她要死遁的做法,這件事對她底子冇有半點影響。

如果說,杜錦寧本身都不說甚麼,他作為杜錦寧的同窗老友卻跟趙晤還價還價,一來名不正言不順,師出知名;二來也會拖累家人,讓趙晤對齊家人印象大壞。

基於各種考慮,她報請丁憂時,是派了姚書棋去衙門,避著人跟關嘉天說的。她還讓姚書棋叮嚀關嘉天先不要張揚,連陶華暉也先瞞著,等皇上有了聖意再說不遲。

馬劍的屋子跟陶華暉就在隔壁,他也是見過齊慕遠的。

她道:“就照著你說的那樣,跟皇上談前提。如果他連封手諭都不肯意寫,那我便會再一次報請丁憂。”

關嘉天雖不知杜錦寧葫蘆裡賣的甚麼藥,但他與杜錦寧的乾係比跟陶華暉靠近很多,他、杜錦寧、關樂和三人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杜錦寧的要求無不承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