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那些愛情_第84章 漢和帝與鄧綏(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過了好久,鄧緹才玩鬨得累了,要安息並用飯。兄妹三人便取了自家帶的米餌來分食--這是鄧緹的技術,小丫頭雖嬉顏笑鬨模樣,但自幼烹調之類的端莊事兒向來式微下,雖不及十歲,但卻已有了他們阿母七八分離藝,烹出的飲食向來都是精美適口的。

一旁的長兄鄧騭,聽了這話,也不由替mm擔憂了起來--阿母她一貫峻厲,對阿綏更是操心得很。

“當然是可貴的物什了,阿姊你瞧了必定喜好。”鄧緹倒是一雙眸子晶亮,流出絲絲笑意,彷彿對這麼晚來打攪阿姊冇有半分慚愧。

鄧騭天然明白幼妹的意義,於利落地點了頭,水岸邊便有很多小舟出賃,不一會兒,他們兄妹便也泛了葉木蘭舟在水上,鄧騭撐槳非常有章法,行水輕而穩,是以坐在舟上非常放心。

待終究泛畢了舟,日已偏西,三兄妹不敢再擔擱,因而各自插了株茱萸,開端登高。

晚間,雖是竟日玩鬨,困頓得很,鄧綏還是提筆,續著本日淩晨的那一處,將整卷內容寫畢,遣人予兄長送了疇昔。

幼時還好,隻是被長輩帶在身邊時,會有很多熟悉的長輩爭相來摸頭,誇獎說好精美的女娃娃。待年紀大了幾歲,景象……便費事很多了。依時俗,女兒家十歲上,便到了議親的時候呢。

鄧綏賞著噪音,垂垂入了了神,不覺也跟著曲調曼聲輕吟起了這一道《溱洧》--

本來就想著這類時候來拍門也隻要阿緹了,以是鄧綏倒並不料外,隻是侍女已被屏退,因而她隻好披了件綿厚的外袍,親身去開門。

因為這個話題,本來鬨熱的車廂中微有片時的寂靜,但厥後在鄧緹儘力地打趣逗趣以後,也終究重新活泛了起來。

“阿緹這般好庖藝,今後嫁人,定是夫家交口獎飾的。”嘗著甜淡適合的餌糕,鄧騭不由讚道。

並且,時至本日,這副樣貌給她帶來的幾近都是難堪與不便。

立在她身邊的鄧緹看著自家阿姊一露麵便冷傲世人,心底裡儘是與有榮焉的高傲,片時後,她目光終究回落到阿姊身上時,卻見姊姊神采雖是一慣的安閒安靜,但卻下認識地微微抿緊了唇角……

那些目光……常常令得她彷彿如坐鍼氈。

重九之節濫觴於周朝,但到了本朝才漸成民風,相傳,當年高祖天子劉邦與戚夫人就曾於重九之日,在長安宮百子池畔,弈棋,飲菊花酒,取絲縷就北鬥星求壽。

一貫安閒淡若的鄧綏,此時成為世人目光的核心,也有些微的不適。她自小不大參與宴飲遊賞之類的鬨熱,除了性子沉寂,不喜喧嘩,便是為了製止總被很多人諦視群情。

“好,那便願我家阿緹早日尋個快意郎君嫁出去。”鄧綏倒是毫不介懷,看著幼妹淡淡輕笑道。

鄧騭兄妹三人便是在山顛處各尋了鬆樹,將那絲縷係在了正北北鬥星的方向,為家人祈求久壽。

先是跳脫的鄧緹矯捷地下了車,最末鄧緹方纔斂著衣裾,姿勢嫻雅卻安閒地扶著兄長手臂,踩著踏石落了地。

不知江上那邊,有人意興大發,取了竹簫,臨水趁興奏起一曲《溱洧》來,未久便有人彈起琵琶來相和,絲竹入耳,悅心怡情……

“阿姊,是我!”不待她扣問,門外的小丫頭已脆聲自報了身份。

近處的江舟上,浮弋著一隻隻木蘭舟,舟上多是十來歲的少幼年女,鮮服麗飾,偶有薰風拂袖,翩然若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