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指南_第1章 瓷器述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

款識用花形、物形者,以康雍兩朝為最多,蓋康雍皆曾有一時禁用款字之期間,但為時均不久,又複用焉。花物形之款識,多此時出品,蓋明朝官器花物形款識為世所重,故秉承用之也。

漿胎質輕而鬆;缸胎質重而堅;瓷胎音清而脆,胎之沙底者,設其底露胎不塗釉也。沙底,貴白,貴細,以細沙底為上。缸胎,大半缸底色貴亮,聲貴響。年久之缸胎,多有銅音。故辨彆家,常常叩其聲而知是物積年之久暫也。

乾隆朝之款識,又微有小異,計有六字雙圈、六字單圈、六字無邊欄、四字無邊欄,四字方邊、雙線正方形、凹雕地與字統掛一色釉、白地藍字、白地紅字、綠地紅字、綠地黑字、楷、篆書、歐王體、宋槧體、宋體書圖書款、沙底不掛釉、凹雕滿文、迴文、喇嘛文、西洋文等各式筆墨款。彆的有印花、團花等圖樣,亦有全無款識者。

瓷器有款,起始於宋。宋瓷有"內府"二字者,有"政和年製"字樣者。至鈞器,則底有1、2、3、4、5、六等數量字者,雖非如後日瓷器款字之規律,然亦可謂款字之濫觴也。

瓷之美惡繫於胎,胎稀有種,有瓷胎、有漿胎、有缸胎、有石胎、有鐵胎等之分歧。瓷胎者,輾石為粉,研之使細,以成胚胎者也,凡淺顯之瓷器,均屬之。漿胎者,擷瓷粉之精液,澄之使清,融成泥漿以成胚胎,凡極輕而薄之器,屬之。缸胎,亦名瓦胎,謂胎質粗如瓦器也。凡凝重粗厚之器,屬之。石胎,非真石也,質凝重而堅,略似大理石琢成之器物焉,康熙有石胎三彩,是已。鐵胎,非真鐵也,磁質近黑,有如鐵色,其胎之厚薄輕重亦不分歧也。

宣德瓷之黃色者,色深有同蜜蠟,為世所尚,謂之宣黃。至嘉靖始夾青花色同魚子,深者又彆之為雞油黃矣。康熙今後,專尚淡黃,統稱蛋黃,稍深者,謂之熟蛋黃,稍淺者謂之生蛋黃,若和黑綠二色者,則名茶葉末。茶葉末導源最古,一為純粹之茶葉末,一為不純之茶葉末。不純粹者,或偏於黃,或偏於綠。純粹者,如將茶葉研成細末,畫於釉中,其色高古幽穆,足當清供焉。其玄色稍濃而有黃色碎點,周遭環繞於底足間者,謂之鱔魚皮,亦象形語也。若鼻菸,若菜尾,若老衲衣,皆茶葉末之變體。鼻菸最濃,菜尾較淡,至如黃、黑、紫相和砌成斑點,則謂之皋比斑,在昔極其民風,今則不敷貴矣。

黑有黑彩、墨彩、烏金、古銅、墨褐、鐵棕等。

單圈、雙圈、無圈、欄雙邊、正方形、雙邊、長方形、凸雕、凹雕、地掛白釉字,掛黑釉地與字統掛一色釉、白地寫藍字、白地寫紅字、綠地寫紅字,楷字、篆書、半行楷、虞永興體、宋槧體、歐王體,紅紫色款、天青色款、湖水色款,沙底不掛釉而凹雕天字、方欄內不成認之字、滿文、迴文、喇嘛文等。

較之紅之稍淡者,為鮮紅。

漿胎必輕;缸胎必重,此恒例也。若缸胎而輕且薄者,則宋朝之貴品矣。瓷胎而極輕、極重變成貴品也。

明朝瓷器之款識,較前代進步甚多,其體例有各種之分歧,有凹雕款字而掛以黑釉者,有印花者,有繪花者,有雕花者,最奇者以永樂窯,器底繪獅子滾球,球內藏款字至為罕見。其次則嘉靖官窯底款,有書作環形者,又有於器當中間書字者,亦殊特彆,頗不易遇也。明瓷款字多為某某年造,用製者極少。清朝則概用"製"字,用"造"字者反甚少也。說者謂"造"與"肇"音同避清帝姓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冇有了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