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來意,田慧收起了懶骨頭,給阿水瞧瞧。
等地契到了田慧的手上,這已是七天後了。
楊家村,過完初五,就算是過出了年了。家家戶戶都得漸漸地忙著春耕了!
田慧倒是被問愣住了,“我又冇做甚麼,我也冇藥能給你,給甚麼診金啊,從速問問彆人有冇有這些東西就成了!”
“無事,小孩子過年的時候吃得有些多了,積食消化不良。不過就是有些光陰了,去買個二兩高粱,二十顆紅棗,高粱炒黃紅棗去核炒焦,研成末,一日服五錢,一日三次即!”
“呃,如何就攢了那麼多了?”錢氏覺得田慧滿打滿算地最多也就十一二兩,這也是頂了天兒了。畢竟買糧啥的都得費錢,就是肉田慧也冇少買!
阿水娘也不是冇想到田慧,隻是,都是傳聞,萬一看錯了呢?
錢氏也買了一樣的,都是緊挨著田慧的。“轉頭,這地兒我家就順帶著幫你一道兒種了!”每回農忙,錢氏的兩個半子都會過來幫手,不過,半子倒是不會種田的,都是請的長工來的!
隻是先頭的辦理已經花了很多銀子了,還少個一百多兩,無體例,纔想著賣地的。
“慧娘,阿水但是他們家的寶貝疙瘩!你可有掌控的?”錢氏有些擔憂,這也是她幫著田慧說不收診金的啟事。
不過錢氏也是疼閨女的,就說田慧送的那三匹緞子,一看就曉得並不便宜。自家怕是連穿的機遇都冇有,倆兒媳婦就發起給大姑小姑送去,她們在鎮上也穿得上。
婆媳幾人出了錢氏的院子,阿水娘才道:“娘,這有冇有效的啊,高粱紅棗,咱家就有著呢!”
還是買地好,現在買最劃算了,等入秋就有糧了,可不消再花銀子去買了,但是能省下很多銀子的!”
“要不去找慧娘嚐嚐去?”阿土娘給出了個主張。
錢氏給田慧買了一畝中等田,一畝劣等田,總計十七兩銀子。錢氏還借了田慧二兩銀子。
牆倒世人推!
田慧本就隻想著先自家學幾年,練練字,等有了銀子了再送去書院。
楊大夫家的劣等田,隻得賣7兩銀子,但是比平常價兒都低了足足將近有二兩。楊大夫家有很多地,都是抵債抵來的,村莊裡的買得也是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