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心理學_巴納姆效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20世紀50年代,心機學家保羅・米爾以聞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嘗試成果定名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馬戲團都應當有才氣讓每小我看到本身喜好的節目。多年來的研討顯現,不管男女老幼,不管是否信賴占星術,幾近每小我都會遭到巴納姆效應的影響,門生如此,人事經理們乃至也不能例外。

那麼,為甚麼會有這麼多人被這類範例的描述騙得暈頭轉向呢?

冇錯,我們很輕易得出上述推論,不過這類推論倒是弊端的。

固然貝蒂德在1946年就被依法處決了,但星座闡發陳述還瞻望說他很能夠會在1970年到1972年期間“考慮對豪情餬口做出承諾”。

高奎林由此遭到開導,因而靈機一動,在一家著名的報紙上登載了一則告白,宣稱能夠免費為人們供應電腦天生的星座闡發陳述。法國各地共有150人對這則告白做出了迴應。高奎林把貝蒂德的星座闡發陳述寄給了每一小我,並讓他們通過打分的體例評價收到的闡發陳述是否精確地描述了他們的本性。成果顯現,有94%的人以為闡發陳述的內容非常精確。有一小我在給高奎林的信中寫道:“這台機器天生的陳述的確太棒了……我得說這的確太超乎設想了。”彆的一小我則寫道:“一台電子設備竟然能夠算出人的脾氣和將來,這的確太不成思議了。”另有一些人被這份陳述的精準性深深地佩服了,他們竟然情願付錢給高奎林,以便獲得更加詳確的闡發陳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