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蓋滿京華_第253章 尋秘龍泉庵(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四時不放日光入,盛暑不熱風冷然。誰鑿石罅泄石髓,涓涓泊泊流清泉。蓄以方池承以石,跳珠嘠嘎名琴絃。”陳瀾幾近是本能地接了上去,隨即也仿若冇重視到彆人的目光,自顧自地悄悄吟著,“汲來煮茶香且冽,調羹炊黍味彌鮮。或謂炊之令人壽,揆之於理宜有焉。笑我飲此嗜且貪,自夏俎秋常流連。輕塵十丈風吼怒,京師苦水鬻論鬥。安能移此一勺泉,甘美芳馨潤眾口。”

“月下聽清泉,海寧縣主好雅興。”龍泉庵主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合十施禮以後便說道,“縣主想來也是第一次來龍泉庵,若不嫌棄,貧尼便作為帶路人,帶你四週轉轉如何?”

陳瀾用極低的聲音呢喃了一句,可身側俄然響起的佛號卻讓她嚇了一大跳,幾近本能地往中間閃了一步,這纔看到身穿灰色僧袍從一旁樹木的暗影中走出來的龍泉庵主。她白日裡心不在焉,並未記得人家的法號,此時乍一相見,驚奇以後便是有些難堪,隻得含混點頭,喚了一聲庵主。

小風爐煮水,紫沙壺待客。文雅地洗杯濾茶斟茶以後,龍泉庵主親手奉了一杯給陳瀾,見她舉杯悄悄啜飲,她的眼神一閃,隨即彷彿漫不經心腸問道:“本日龍泉池前,聞聽海寧縣主背了那首甜水歌,貧尼內心卻有些疑問。貧尼兒時曾經聽祖師提過,這石刻上的甜水歌,隻要四句八節罷了,可海寧縣主方纔吟的倒是十一句,不曉得看到這首詩時是在哪本文人條記?”

“我來翠微陟其顛,上有佛刹名龍泉。鬆柏鬱鬱布濃蔭,千尺百尺森參天。蒼皮黛色四十圍,虯枝盤麴生風煙……咦,這背麵的字難以辯白,是被雷劈的?”

覺醒到本身方纔就彷彿是夢遊普通,竟忘了藏拙和低調,陳瀾不由心中苦笑。隻是,站在這曾經呆過整整一日的處所,她很快就安靜了下來,因笑道:“那些名家詩詞我都一定記得,隻在那些話本條記之類的雜書上看過這麼一首,因和龍泉庵有關就記下了,方纔一時忘乎以是……這龍泉水當然好,可我們是不是先進了龍王堂上香,待會再好好喝茶?”

“姐姐又拿我開打趣!我先出去了,走幾步消消食!”

陳瀾早在聽宜興郡主提及昔年舊事時就非常留意,及至甜水歌三個字出口,她那思路就如同潮流普通噴湧而出。西山八大處風景美好,她卻隻推著輪椅載著病弱的弟弟完完整整遊過五處龍泉庵,記得還在角落裡得過一個青年的贈書,那扉頁上頭就題著鋤月白叟的這首《甜水歌》。她於詩詞上並不熱中,但這首卻逐字念給弟弟聽,因此那份影象刻骨銘心。

說完這話,宜興郡主就轉頭對侍立在側的庵主問道:“那石刻傳聞是太祖禦命還留著,可當年的真跡我翻閱過文籍,記得也是龍泉庵收著,現在可還在?”

此時現在,她懵懵懂懂跟著宜興郡主來到那焦黑一片的石刻前,見宜興郡主蹲下身子,順手用一塊潔白的絹帕逝去了上頭的浮灰,又一個個字地唸了起來,她不由緊緊抓住了張惠心的胳膊,心中也冷靜跟著唸了起來。

比及了龍泉庵前下轎,站在那青石匾額前,陳瀾不由一陣失神,恍忽間彷彿又穿越了數百年的光陰,回到了疇前本身帶著年幼弟弟站在這廟門前的時候。

那庵主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尼姑,穿著樸實眉眼清秀,唯有右手的手腕上套著一隻鐵環,聞聲她雙掌合十唸了一聲佛,這才低著頭說:“郡主恕罪,貧尼掌龍泉庵多年,隻傳聞過那《甜水歌》是太祖爺讓工部刻石紀念,卻未曾傳聞過和楚國私有關,庵中也並冇有甚麼真跡。至於那首《甜水歌》的石刻,早就在幾十年前被天雷劈了,因是禦命之物,上報了以後也冇人敢挪動……喏,就在那兒。”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