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雲霧漸合,又將昏黃的山嶽遮住,孫九爺在車上還是入迷不已,幾次唸叨著:“群山不開……百步九回……”直如癡了普通。
孫九爺不覺得然:“你們還是年青,貧乏經曆,你道地仙古墓是舉手可得、易如拾芥?我通過史料猜測,安葬明太祖朱元章的明孝陵,恰是由觀山太保選址設想,那位地仙恰是接了他祖上傳下的名頭,連觀山金牌都是禦賜之物,以是觀山指迷毫不是浪得浮名,應當是傳統文明中的精華。”
老宅大部分都被裁撤了,不複當年舊貌,殘剩的部分範圍要比舊時小了很多,除了門前的石獅子以外,隻要這幢樓和一道崢嶸巍峨的青石牌坊,是清朝之前儲存下來的陳腐修建。
我們踏上“五尺道”,穿行在雲霧幽深的峽穀之間,有如踏雲而行,每一步下去,落腳處的石板都搖搖擺晃,有些處所石條石板都塌落了,獨一幾根顫悠悠的木頭騰空搭住,瘦子見到連幺妹兒都走得輕鬆安閒,抵死不肯失了臉上麵子,隻好硬著頭皮向前,他抓住我的揹包一步一挪地跟在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