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誰去擒得此人?”
“廣成子,你師弟曾授人大恩,現在此人卻有大難,你可助上一助。”
這一日,三十三天玉虛宮,元始天尊正在傳道,忽掐指一算道:
遂令人傳令全軍道:
許褚點頭道:
早有一文官上前,曹操道:
“這曹操確是短長,竟以天下人和之心來壓這天時?”
“丞相千萬不成!”
“我倒要看你如何結束,方能扳回這氣運。”
“讓末將先行領教!”
說罷,緩緩拔出倚天劍,便欲自刎。
“先生,曹賊似籌算...”
郭嘉言語很有大義,得意民氣,眾將皆點頭稱是,百姓中也有人勸止曹操。
“丞相,《春秋》有言: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雄師,豈可自裁?”
主簿昂首看向曹操,卻不言語,曹操歎道:
轉念一想,既然你下禁令以應人和,我就讓你毀了此人和之興,先在這運道上壓你一陣。想至此處,手一指,田間一鳩兩眼如受勾引,騰翅飛起,雙眼如炬直射曹操跨下神駒,這馬頓時如著了魔般在田間踩踏,踩了無數麥田,廣成子見了拂鬚笑道:
廣成子受命下得三十三天,浮在半空中,隻見曹操兵馬正行,一起上氣數非常,暗道:
“今我處法踩踏麥田,該當何罪?”
眾將忙上前阻住曹操,許褚更是一把奪下寶劍道:
“你……不……是我敵手,叫……叫……”
行軍之時,曹操再三言明,此為義兵,不得擾民,不得踩踏小麥,違令者斬,所過州縣百姓皆是歡騰不已,百姓有夾道歡迎者,有送物特設勞者,當真是上應君王,下合百姓。
曹操進軍南陽,張繡率軍出城,兩軍陣前,張繡槍指曹操罵道:
曹操聞言,手撫馬頭沉聲道:
曹操瞪眼張繡,拿馬鞭遙指張繡,對眾將道:
許禇怒喝一聲:
但此番隻是上合君王,不得不消心謀化,郭嘉獻計,下合民氣,占儘人和,方有一勝之機。此時,許都高低都鼓起曹操之風,百姓對曹操奉為神明,想想也是,曹操使許都百姓免於戰亂,安居樂業,百姓殷實,倒是下應了百姓。
“先生真神人也,從未見先生出門,卻安知我城西北角未曾創新鹿角皆損?”
“丞相跨馬踐麥,本當斬首,今處其坐騎疾雲,丞相割發代首。”
那當世名馬便就此而亡,曹操取下寶劍,橫在身前望著劍光閃閃道:
說罷又欲奪劍,許褚緊握其劍,曹操哪能動其分毫?
話音剛落,隻聽身邊一人跨馬而出道:
“踩踏麥田者,按律當誅!曹操今身處重法,亦該當誅!”
賈詡微微一笑道:
曹操見勢,一聲令下,眾將引軍齊齊殺向張繡,張繡軍抵敵不住,隻得退回城內。曹軍四周圍定南陽城,輪番攻城,但南陽城城堅壁固,哪攻得下來?
“丞相,春秋中另有此語,何況本日丞相雖處重法,但處法者實為丞相坐騎,丞相,現在國度尚未平複,丞相怎能棄世?則百姓如何?可先處此馬。”
郭嘉曉得若不見血是毫不能複其人和藹運的,上前便道:
“敢罵老子!”
那主簿忙道:
賈詡笑道:
因而全軍悚然,百姓歎服,民氣更勝。
浮雲之上,廣成子見狀笑道:
說罷,駕祥雲飄向荊州。
曹操心中暗道:你又安知這天下之事,我若不罰,必失民氣,卻失了人和,哪有勝算?當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