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話三國——現代蒲鬆齡邪惡解說三國_第二章 大破袁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仲康身上背的是甚麼?”

於禁畢竟是曹操起兵時的隨將,職位要高於其他三人,畢竟其他三人都是降將。

眼下官渡得勝,黃河南岸隻餘一個敖倉。

話畢,早有人五花大綁捆起沮授去見曹操。

“一……一……一一對過,俺來斬……他狗頭。!”

“好,諸位辛苦了。”

“你不是隨袁譚去解黎陽之危了嗎?如何在此?”

“稟丞相,我等一向追擊袁紹至黃河邊上,何如袁譚領兵趕來,部屬不敢與之硬拚,恰好收到丞相將令,便退了返來。”

“自有人會清算你。”

曹操哦了一聲,撒眼看向滿營眾將,但見眾將神采各彆,心中自是清楚。袁紹的奧妙檔案中應當不但有北方四郡的軍事擺設,還該當有曹營中間誌不堅者與袁紹暗通款曲的函件。許褚目不識丁,卻想不到如此粗中有細,不由心中暗讚。

說罷,目光掃視四將,隻見四將身上血漬斑斑,正自感慨,忽見許褚身上揹著一個承擔,奇道:

“喲,你還敢擋?”

袁譚是薑子牙弟子武吉轉世,薑子牙道行微末,也未傳授給武吉甚麼通天道法。但薑子牙幫手西周伐紂數載,久經戰陣,自是精通行軍兵戈排兵佈陣,武吉便也學了稍許。

那副將聽袁紹所言不善,知方纔本身見了袁紹慘狀,身著單衣,狼狽不堪,袁紹心中自是慚愧,故而言語霸道立威。

不表曹操,單說袁紹,也算袁紹命不當絕,方至黃河渡口,便見火線一將立在船頭大聲呼道:

於禁聞言微一變色也不出聲,許褚知吾了半天也不出聲怕是說不明白,乞助是的看向張遼,卻聽張遼上前道:

“傳我令去,窮寇莫追,由他去吧。”

敖倉地處黃河南岸,與官渡不異,同為黃河渡口,但從這裡打擊許都,間隔遠於官渡,又有嵩山隔絕,不宜行軍,以是袁紹放棄敖倉,而與曹操彙戰於官渡。但袁紹放棄敖倉時,卻未完整放棄,而是留下了一部分人馬駐軍在此。敖倉現在成了袁紹在黃河南岸獨一的一個軍事據點,這裡西出能夠堵截河內與許都的聯絡,東向能夠直逼官渡,正可為本身從北向南出兵的一處跳板。

過了黃河,袁紹點數人馬,隻要八百餘從,不由感慨良深,但他現在哪及感慨?眼下固然兵敗,但袁紹自思,本身攜四州之利,一定不成與曹操一戰。

不表袁紹,卻說曹營眾將齊聚袁紹中軍大帳,各個麵帶憂色,一掃昔日倒黴。曹操見眾將各個歡樂,也掩不住笑意道:

那副將曉得此時一個不謹慎便能夠血染當場,忙跪隧道:“少主來至渡口之時,恐主公中了曹賊奸計,無船渡河,故特令我等在此守侯,以防不測。”

此時的曹操已引兵占據了袁營,正坐在袁紹中軍大帳當中袁紹的位置。現在官渡一克服負已分,曹操哈哈大笑道:

曹操正笑間,張遼、許褚、徐晃、於禁一行入得營寨,於禁道:

說罷縱聲長笑。

卻見那將校怒道:

曹軍所到之處要麼投降要麼逃竄要麼被殺,總之曹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曹袁這一戰直從半夜鬥至次日中午,共俘袁軍八萬餘眾,死者不計其數。至中午,全部官渡俱被曹兵占據。

袁譚受命回守黎陽時來至黃河渡口,忽心念一動,恐袁紹中了曹賊奸計,為防不測,便留了數十艘船在此等侯袁紹。但他此行是馳援黎陽,哪敢怠慢?故而未敢多留兵將,隻要幾百眾。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