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巧有位道長正在村中投止,見此異相與我等說黃星見於乾象,正照在這塊山頭。五十年後將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至今剛好五十年,不差分毫。袁本初重斂於民,百姓多有牢騷。丞相興仁義之師,為國為民,官渡一戰,破袁紹百萬之眾,正應當時道長所言。”
眾老者相視一笑道:
當下站起家形凶光畢現道:“阿瞞小兒,我們再來過!”
“多謝道長指導,敢問道長尊號,若來日得成大道,定當厚報。”
袁紹正與幾謀士參議如何光複黃河以北諸縣,忽聞報:幽州袁熙引兵六萬;青州袁譚引兵五萬;幷州高乾引兵五萬。三路人馬均至冀州,現陳兵城外,三位將軍正在帳外等侯。
啊!曹操聞言不由讚歎,暗中道:竟是此人!
“也便是中原,道統林立,百家爭鳴。若二位肯聽我言,我卻可給二位指導一處去處,或有大機遇,當可成大道!”
卻聽得漂渺之音道:
“不知二位可有去處?”
那父老聞言連連點頭道:
袁紹聞言大喜道:“召!”
曹操連連點頭道:
“此去一千三百裡,便是東都洛陽,人皇地點。此去二十年,漢室江山大限將至,你二人可趁此機捲入亂世,必有大機遇。”
不表袁紹,卻說曹操驅軍一起北上,先破敖倉,再渡黃河,兵鋒直指冀州鄴城。
袁紹眼下新敗,見曹操如此冒死,哪敢直應其鋒?當下棄了敖倉,直接退守鄴城。為防萬一更收回調令,令其他三州人馬前來援助,意欲光複黃河以北諸縣。
“實不相瞞,我二人本在南海**,未曾想南海處有一狠人,若不入其門下便要擯除我等。我二人不肯受人勒迫,入其門下,方流浪至此,還望道兄指導。”
曹操但見這些鄉民中多為老者,且大多滿頭白髮,行動盤跚,看風景當在百歲開外。曹操不由大奇,人生七十古來稀,連他這等修真中人凡壽也不能倖免,現在卻稀有名百歲白叟,怎能不奇?當即請入大帳分賓主落座。
青蟒佳耦忙深施一禮道:
青蟒佳耦聞言相視一眼,均目露憂色,雙雙作揖道:
三國演義雖是貶曹揚劉,但由此可見,也可看出當時的曹操是比較得民氣的。
“還望道兄指導。”
“此人乃遼東人,道號,老朽不知,隻知此人姓殷名馗。”
“幾位真好福分,曹某發兵至此,打攪諸位,甚感不安。此舉實屬無法,還瞥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