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女嬌寵記_第9章 才藝初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阿凝隻對六皇子熟諳些,因六皇子自出宮建府後就經常來東臨侯走動。至於其他幾位皇子,便從冇見過。

北風颳過,銜思閣裡的四時橘一片蒼翠,牆角邊的幾盆山茶花,悄悄一片粉白嫣紅。

“你有所不知,兩位皇子並不是在七皇子的彆院裡受的傷,而是在分開彆院的路上碰到埋伏。經查,恰是七皇子派人動的手。四皇子最後還是皇上親身派人找了返來,流了一身的血,命懸一線,好不輕易才救活了。對了,那日七皇子的彆院彷彿就在九霞山的前山。”

傳授棋藝的先生就更喜好榮宛了。下棋,須有定力,有耐煩,阿凝的耐煩實在比不上榮宛,並且一有外界響動,阿凝就會分神。先生也不怪她,畢竟年紀小些。當然,隻要阿凝本身曉得,她是風俗了東臨侯那等臻入化境的棋藝,纔對這先生的棋局不感興趣罷了。若說定力,阿凝的定力當真不差。

這日一早,阿凝用了一小碗栗子桂圓粥,並一塊蓮子茯苓糕、一塊雞油卷兒以及小半碗糖蒸酥酪,便同平常一樣,去書齋讀書。

阿凝便又忍住驚駭瞧了那蚱蜢幾眼,“很精美的模樣,下回你編點彆的花腔兒吧,我必然好好保藏。”

阿凝讓錦珠將針線之物送回銜思閣,她便和榮寰坐在藕花亭上說話。

傳授琴藝的先生曉得阿凝師從南山,對她要求也格外嚴格。阿凝倒也爭氣,再難的曲子,教一遍就會,且多數彈得極好,悟性奇佳。倒是在上都城現在有點兒才華的榮宛,比她稍低一籌。

阿凝的紗帳換成了鵝黃暗花錦緞的料子,外頭還罩上一層銀線蔓草紋絲綢垂紗,垂下細碎的鵝黃色流蘇,瞧著鮮豔又暖和。

藕花亭是東臨侯府後花圃的一處景點,近處有花藤蔓草,遠處有溪水淙淙,正值金秋時節,溪邊大叢大叢的野菊花,開出了光輝熱烈的金黃,偶有輕風吹過,送來陣陣花香,令民氣曠神怡。

春季過得緩慢,景元三十五年很快就到了夏季。

至於前皇後留下的四皇子,倒是皇族裡的異數。他自小畫藝出眾,多年來在外雲遊寫生,年紀悄悄已是當今最馳名的畫藝大師。傳聞他一畫萬金,賣畫所得銀兩都儘數贈給了貧苦百姓,高雅謙恭,淡泊名利,君子之名享譽天下。

榮寰被她那小眼神看的,隻感覺再冇見過比他mm更玉雪敬愛的了,那裡有不隨她意的,“不說不說,mm想要如何樣就如何樣。”

榮寰笑道:“常常瞥見母親給父親做針線,耳濡目染。”

老先生神采衝動,命人點了燈,細看這幅新出爐的九峰雪霽圖,隻見用筆洗練,構圖新巧,平中寓險,氣勢雄奇,澎湃大氣,當即捋須大笑道:“好!好!好!人間可貴一見的佳構啊!”

時候達到時,先生細心看了榮宛的畫,讚其立意彆出機杼,筆觸詳確,但就人物神態的描畫上提出尚可改進。榮宛點頭應了是,老先生又移步到尚未擱筆的阿凝身邊。

阿凝以手支頤,憂愁道:“不出門原冇甚麼,但,就是有些馳念方鑒樓了。不知剋日有冇有新冊子出來。”如果方鑒樓是建在東臨侯府的那該有多好。

東臨侯府的書齋請了琴、棋、書、畫各四位先生,都是京中很馳名譽的。自榮宜禁足以後,這書齋每日隻要榮宛和阿凝二人,顯得愈發冷僻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