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_第386章 詭異難測的戰局變化!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最讓程功感到愁悶的是,美帝的這個抗日民主同一戰線,把美共帶領的工人階層緊緊地連合在美國當局四周,構成了一個以抗日民主同一戰線為核心的強大抗日力量。進而導致美國的產業產能比汗青同期更加興旺生長。

希特勒現在是真悔怨不該聽信了裕仁的饞言,弄得他現在跟程功之間的乾係也極其對峙。本來說好的那艘名將級航母(實際上是長興島級)也因為德東兩國乾係惡化而被程功截留不發。使得德國水兵公海艦隊至今也冇有才氣穿過英吉利海峽,與大西洋艦隊會師。

跟著美國抗日民主同一戰線的建立,美國盜窟東華帝國的那份《租借法案》對英國、蘇聯和中原供應的物質援助力度越來越大。

已經駐紮在埃及的十萬美軍,美國當局並冇有命其撤兵。

而以斯大林的野心和計謀目光,蘇聯是必定不會讓美共放棄武裝鬥爭的線路。相反,戰後蘇聯對美共的支撐,乃至會超越華共。

因為蘇聯被德國拖進戰役插手同盟國陣營,美國共產黨帶領的美國無產階層反動鬥爭垂垂由狠惡的武裝對抗變成政治協商。美共也成了繼共和黨和民主黨以後的美國第三大政黨構造。

程功本來的打算是通過美共帶領的美國無產階層和工人階層武裝鬥爭來分化美帝的產業體係。冇曾想美共竟然與美國當局合流了。

如果日本能遵循德意日三國在對蘇宣戰之前商定的戰略,共同德國和意大利的西線和南線守勢,從遠東出兵夾攻蘇聯,說不定德軍現在已經打到了莫斯科城下了。

固然從目前看這對美國事功德。但如果美共能抓住當宿世長強大的無益局麵,把美共的影響力在全美持續擴大,並且緊緊握緊美國群眾束縛軍這支武裝力量,等戰役結束後,隻要共和黨在朝的美國當局再策動對美共的圍殲,美國第三次南北戰役還是有能夠爆生。

這類局麵,明顯大大出乎程功的料想以外。

無形中,希特勒的這類心態,與本次天下大戰發作之前英國輔弼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有著異曲同工的奧妙之處。

特麼的美帝也效仿中原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形式,也搞了個抗日民主同一戰線出來,這實在是太不科學了!

能夠說,如果不是有了美國派了十萬美軍來埃及聲援,英國現在隻怕連埃及也丟了。

索馬裡北部、全部肯尼亞以及全數蘇丹,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但現在都變成了東華帝國的殖民權勢範圍。英國王室和內閣當然冇法厚著臉皮要求東華把這些地盤償還給大英帝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東華帝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一每天變大。

希特勒更是決定要以捐軀意大利的好處為代價,儘能夠地禁止東華帝國插手同盟國陣營參戰。

對此,程功也懶得去跟這些國度計算了。

鑒於東華帝國軍隊已經大範圍地呈現在非洲疆場,胡佛顛末再三衡量利弊得失,決定不再參合歐洲和北非戰事,而是集合精力於承平洋戰役,儘力以赴對於日本人。

日本內閣再三對峙推委說是共產黨八路軍拖住了關東軍的絕大多數的主力,使得日本目前還冇法再在蘇聯遠東地區斥地第四個疆場。對此,希特勒和墨索裡尼也拿裕仁無可何如。

蘇聯赤軍接連從其遠東地區抽調了六十萬部兵聲援西線蘇德疆場,這對德軍形成的戰役壓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