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_第101章 蘇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原崑山縣令楊永言授姑蘇知府,吳其沆為職方司主事兼蘇鬆常鎮兵備道。

現在這位親身領兵北伐的魯監國,大師本覺得這該當是個急性子,親身北伐,必定也是誓要光複兩京的,冇想到卻說出存地失大家地皆失的話來,敢打敢衝,卻又還謹慎謹慎。

“我世義營先取華亭,再光複鬆江府全境,然後北上崑山,彙合王巡撫顧巡按他們的世衛營,聯兵取姑蘇!”

這封奧妙傳來的詔令讓他們非常鎮靜,固然這段時候南直另有一個義陽王在崇明監國,複社的夏允彝、陳子龍也在為其馳驅聯絡,但因為擁立義陽王的將領黃蜚、吳誌葵、陳梧等軍紀廢弛,入駐崑山、鬆江等府城後,便隻會向官紳投書索餉,兵士更是頻頻劫奪百姓,引的江南士紳百姓對他們大為絕望。

在眼下這類局勢下,這類打算顯得較為長遠,也是為此後的拉扯而提早打算的,朱以海本身兼任提督江南諸省軍務,雖不是總督,可倒是可跨諸省的,反而比那些總督實際上還強一些,這算是他留下的一個後門。

說來兩位都是大明遠宗疏藩,並不是皇位的有力擔當者,但現在時勢艱钜,能在這個時候臨危受命也冇甚麼可多說的,但事情總有個先來後到。

對此朱以海雖在海鹽,但當然也是非常樂意的,因而頓時給沈猶龍下旨加封為蘇鬆總督,總督鬆江、姑蘇、鎮江、常州四府,並賜給鬆江這邊營號世義。

在浙東東林、複社黨人的聯絡下,沈猶龍等也是主動跟浙東監國朝廷聯絡上,並給朱以海上表擁立,表示情願叛逆擁戴。

但此時沈猶龍加封蘇鬆總督,王永祚加封蘇鬆巡撫,顧炎武為蘇鬆巡按,陳子龍為蘇鬆監軍,這名頭還是充足清脆的。

監國詔令有了,他們也各籌措了很多銀兩,也聯絡了很多仁人誌士,現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殿下說,存地失人,則人地皆失。存人失地,則人地皆存,不要爭一時是非,抗虜複興的大業會是一條艱钜冗長的鬥爭之路,不急於一時。”

轄區大抵就是湖北襄陽西北,在漢水的中上遊,這裡處於湖北、四川、漢中、關中、河南幾地的交彙處,屬於相對偏僻的山區,在明前中期這裡一度是人跡罕見的,厥後百萬流民湧入鄖陽一帶,在這裡開荒種地,成為編外之民。

至於說劃入蘇鬆一起統領的常鎮二府,實際上也就是個名義好聽。

整天跟被視為蠻子的勳陽人打交道,乃至還總得麵他們造反,他的才氣還是不錯的。

兩邊細論起兩位監國正式即監國位的時候,朱以海竟然還早了一天,雖就早一天,可哪怕早一個時候,朱以海也是在前。

顧炎武拿出一道密旨。

朱以海的這個觀點,倒是讓王永祚等都很不測,之前崇明的義陽王,就一向派出各路使者,到處加官授封,不竭的催促各地的官名流民們叛逆舉旗,然後去打姑蘇打鬆江乃至運營著要打南京,底子不管實際前提如何,口喊倒是喊的極大,甚麼光複兩京,規複大明。

可義陽王竟然不滿,他任命的浙直海軍總督荊本澈、內閣大學士田仰也帶頭分歧意,執意要朱以海退位歸藩,乃至來崇明島拜見義陽王監國,還要求浙東諸部服從義陽王節製號令。

陳子龍等雖多次上書義陽王,又給總兵吳誌葵寫信,但都不被理睬,以是陳子龍等都悔怨引狼入室,沈猶龍也因被常壽寧欺詐索餉,憤然罵常壽寧你彆拿叛逆來訛詐我,我也叛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