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_第148章 忠義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孫兆奎,孤授你為江寧糧儲道員。”

在北京淪亡時,吳易連個正式官職都冇,弘光立,投史可法,才表授為職方司主事,不過七品,後監軍揚州,仍然也隻是七品禦史。

這下白腰軍八人都張大著嘴不成思議。

吳易都驚的連連推讓,“臣隻是戔戔主事,安敢受此職,請殿下收回成命。”

“孤再賜卿忠義伯世襲爵位,表揚卿一腔忠義熱血,賜吳卿世代與國共榮!”

這串任命出來,吳易等都震驚不已,漕運總督在大明雖非正式職務,但實在也已經根基牢固化了,普通全稱是總督漕運兼提督軍務巡撫鳳陽等處兼管河道,辦理著跨省三千裡的運河沿線,還兼管鳳陽等到處所行政,權力極大,另有本身的漕標軍隊,滿編三千五。

吳易他們乃至還勝利伏擊過博洛的一支百人馬隊,吳沈兩家結合設伏,終究把這一百韃騎儘皆毀滅。

賜一個忠義伯,也是為讓三吳的士紳們看到,魯監國對三吳義士的豪放,當然,朱以海冇把白腰軍直采取入北伐軍,也是因為現在北伐八鎮已經成型,他不籌算再擴編了,也冇有才氣再消化更多的兵馬。

“吳卿勿要推讓,國難之時,孤用人首選忠義,再論彆的,吳卿奉史閣部之令來江南籌糧餉,揚州陷南京亡,可卻都冇放棄任務,仍然還勇於擔負,帶著籌糧的人馬打出了抗清燈號,並對峙到現在,這份忠心這位膽識,都是值得孤重用的。”

大明的總督巡撫雖非正式職務,但普通也起碼是副都禦史、僉事禦史如許的三四品的大員出任,或是兵部侍郎如許的三品大臣出任啊。

“周耀為巡漕禦史、監軍。”

吳易的官職,本來也僅是比縣令高點,這還是因為弘光初立時的特彆性,普通環境下,在京侯官的吳易如果冇有過硬的背景,是很難留在都城,侯到六部主事等這些京職的,最大能夠還是到處所出任縣令縣丞等。

又結合了沈自炳沈自留兄弟倆平望爛溪的義兵,互為犄角。

吳易的白腰甲士不算多,但吳易和白腰軍在太湖周邊的影響力很大,吳家也是江南馳名的大族,吳易毀家抒難,就算在最艱钜的時候都未曾放棄過抗虜,一向在遊擊戰役,這是朱以海非常讚美的,比黃斌卿、方國安、黃蜚、吳誌葵等強多了。

他因而隻幸虧太湖一帶遊擊,他們以長白蕩為按照地,長白蕩四周蘆葦從生,非常埋冇,湖蕩相連,南通何家漾、北近石頭潭,往東為南參蕩,往西過京杭大運河便是太湖,泛動之間港汊四通八達,他們挑選在長白蕩邊上的梅家柵建營寨、造戰船、募兵積餉,舉旗抗虜。

在之前打吳江城時,張名揚的前鋒打著綠旗呈現,水寇出身的赤腳張3、扒皮大王等立馬腳底抹油逃竄,唯有他們倒是死守不退。

吳易與孫兆奎、周耀引白腰軍五大將陳繼、周瑞、張斌、朱貴、許寵一起拜見朱以海。

“韃虜南侵,江山顛覆,爾等本是墨客,卻棄筆投戎,組建義軍抗虜,這份忠義之心,天日可表。吳卿,孤現在授你為總督漕運,巡撫應天、承平、方德、寧國四府、滁、和二州等處所。

駐於淮安。

陳將等白腰軍五大將,各授遊擊將軍銜,各領漕標一營。

“吳卿先彆急,一會讓陳卿給你們詳細解釋。”

吳易咬牙,“臣儘力以赴,毫不負殿下重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