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帝_第5章 忠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衝動的陳函輝腳下不穩,直接從凳上摔落,陳孝文從速上前扶住父親。

“父親,你聽兒子說,事情有變。”

“魯王還派了人來咱府上,說要聘請父親前去王府,共商大事!”

奇恥大辱!

一襲錦衣的張國俊擋住了台州同知朱輅的來路。

“快扶我下來,幫我換衣,我要去見魯王,不,我要先為魯王做檄文一篇!”

王相這個新任勇衛營遊擊將軍,已經敏捷的進入角色,他第一時候向老朱保舉了一群老兄弟,讓他們分任勇衛營的千總把總百總隊總等職,老朱也是一一接管,劈麵向這些老兵授予軍職。

······

潞王毫無擔負,杭州文武勸進擁立,各式推讓,最後推讓不過勉強承諾,卻頓時就暗裡派人出使清軍乞降,乞降不成,轉而又立馬投降。乃至不顧大將方國安正率兵在杭州城下與韃虜交兵,潞王卻在城頭上命人縋下酒肉犒賞交兵的清軍······

白綾在梁上垂下。

昔我太祖高天子手挽三辰之軸,一掃腥膻;身鍾二曜之英,雙驅誠諒。合文祖之櫛風沐雨,遞諸宗而布澤推膏。積年二百八紀,何人不沐皇恩;傳世一十五朝,寰海儘行統曆

“流派膏肓,河北賊置之不問;藩離粉碎,大將軍竟若罔聞。開門納叛,皆觀軍容使者之流;賣主投降,儘弘文館學士之輩。乞歸便雲有恥,徒死即係純忠。

可還未到家,母已病亡,母親喪事還冇辦完,成果又傳來揚州被韃虜攻破,血屠旬日的悲劇。

他想勸朱以海,彆一時熱血上頭,想坐那把椅子,就昏了頭啊。這大明天子另有甚麼好當的,當亡國之君嗎?

弘光出逃被俘後,聽聞潞王在杭州被擁為監國,陳函輝聽聞,大為奮發,變賣產業,籌辦再次招募鄉勇,起兵北上勤王,可很快他又收到了恩師寄來的急信。

絕望透頂的陳函輝明天見了來訪的朱輅,他們曾並肩剿除許都之亂,乾係還不錯,乃至朱輅的才氣也還是不錯的,可朱輅都已經對大明絕望,心灰意冷之下籌算歸附清虜,還來勸他一起歸附。

老朱涓滴不懼,悠然得意的站在那,乃至學起某位巨人向吃瓜大眾們揮手請安。

皇位本該當是他的叔叔們最有資格,比如六叔惠王朱常潤,七叔桂王朱常瀛,是輪不到堂叔潞王朱常淓的。

隻是惠王朱常潤雖在浙江,但此人整天唸佛崇佛,完整不靠譜,又怯懦怕事,而桂王朱常瀛本來是封在湖南衡州,成果張獻忠攻破衡州,朱常瀛逃奔文字梧州,兒子朱由榔都被張獻忠俘了去。

他曉得明天清虜的招降使就會到台州,不出不測,台州明天就會換上清虜的旗號了。

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後,後繼無人。

現在江山無主,按大明的譜序,最有資格繼位的是萬曆天子明神宗子孫,天啟、崇禎兄弟倆身後,皇位最後是落到了神宗的孫子,也就是他第三子福忠王朱常洵的宗子朱由崧頭上。

而潞王一降,惠王朱常潤也立馬就降了。

園中書房當中,號為小寒山子的園主陳函輝正在揮筆疾書。

“魯王,”

“大明有救了,天下有君了!”

彆的帶路的投降派官吏縉紳們冇走脫,被張國俊帶王府保護攔下,一個個請進了王府‘共商大事’。

更有一些牆頭草投機者,見狀跟著呼喊,想要博一博,撈個從龍勸進之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