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不為奴_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老匹夫,六親不認嗎!去,把他給我帶過來,本帥要親身問他!”

“名振!“

“你…”

王名振勸道:“父親,良禽擇木而棲,你本就是明臣,何必剛強呢?”

說完,“叭”的一聲,王名振的臉上重重捱了王應華一耳光,王應華假裝身子氣得直抖,指著王名振罵道:“滾,你頓時給我滾!”

清軍攻破廣州時,紹武帝曾逃到王家要求王應華能夠收留他,但是卻被王應華拒之門外。紹武帝身後,王應華和何吾騶等人一起降清,出任清廷的光祿寺卿,後又和何吾騶一起向清廷上書乞修明史,是名符實在的不要臉,不過也是個大人物,是承平軍目前為止抓獲得品級最高的降清漢人官員。

“父親如果不肯歸順,那承平軍的周大帥怕是會殺父親。”

“孩兒如何挽救?”

父子相見,天然是一番唏噓傷感。

宋襄公統計過,承平軍從增城、順德、番禺擄來的官員和讀書人有好幾百人,這些人可都是承平軍用得著的,現在打下的地盤急需求這些文人去管理,如果王應華對峙不肯歸附本身,對於這幫人的影響必定很大。以是他不管如何也要說動王應華歸順本身,對這些漢官讀書人也好,對承平軍也好,都是一件意義嚴峻的事情。(未完待續。)

王名振捂著半邊臉,做出非常委曲的模樣。

“若大明真有複興之日,你便投大明,為父身後的名聲還要靠你去挽救。”

徐應元費了好大口舌頭。隻盼能說動王應華好向周士相表功,哪知王應華倒是油潑不進,底子不為所動,一幅鐵骨錚錚的忠臣義士之樣,叫他好不著惱,暗罵這老匹夫還真會柿子撿軟得捏,當年你如何不做忠臣,反而現在卻要擺個死模樣出來。

王名振怯懦怕死,一聽本身老爹還冇死,並且承平軍大帥想重用他,忙點頭哈腰應了下來。在徐應元的帶領下,滿懷但願的去勸父親不要死腦筋了,從速向承平軍大帥表儘忠心。免得扳連他也跟著掉腦袋。

“父親,孩兒怎能眼看父親被賊人所害?父親不是常說,留得青山在。不怕冇柴燒嗎?現在承平軍勢大,豪傑不吃麪前虧。父親且忍辱偷生,冒充承諾下來再作計籌算吧。”

“去,叫蘇納去勸,本帥讓他看看,連韃子都降了我,他這漢人憑甚麼不肯助我,莫非他當真要以死報他的滿州主子嗎!”

拿眼角餘光瞥了下不遠處的徐應元,王應華故作不經意的朝前邁了兩步。以極低的聲音對兒子道:“我的傻兒,你道為父真要為那滿州人殉死嗎?”

“父親真籌算如此了,萬一大明能複興呢?”

“父親”

王應華是崇禎元年進士,曾任武學傳授、禮部員外郞、福建按察使、禮部侍郎,隆武二年參與擁立紹武帝,為東閣大學士,名列紹武內閣第三。

若不是周士相想招納此人,徐應元才懶得跟王應華費口舌。按下心頭不快,仍好言相勸。王應華卻自始自終再不開一口,見狀。徐應元知本身說不動他,隻好悻悻而去。

“你想說甚麼?”

“為父教你的事理怎的就不明白!你要曉得。為父和你都是那籃中的雞蛋,若放在一塊萬一籃子掉了那便都碎,放在兩個籃子中,則碎一個還能保一個。現在為父就是那要碎的蛋,隻要為父碎了,你們才氣安然,明白嗎?你冇有替清廷做過事,也冇作過惡,賊秀纔不會牽怒於你。”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