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於朕看。”
永曆麵龐一抽,來人將濟度大印和王旗都帶來了,那想必潮惠大捷必定是真的,要不然周士相從哪去弄清廷親王的大印來。就是戰報還是不實,光憑這顆親王大印,那也是了不得的大功。
廣東大捷,如何封賞是朝廷的事,天子如何封,晉王李定國倒是冇有甚麼定見。自將天子從安龍移駐昆明以來,他是一向格守臣節,對於朝廷事件並不乾與,這點倒和當年的李成棟頗是類似。隻可惜如此高風亮節所換來的倒是朝政混亂,各種小人充滿朝堂,值此存亡關頭,內閣首輔竟然要他在前麵領軍和清軍決鬥,朝廷卻放棄昆明逃往滇西,真不知如此昏庸主張,他馬吉翔是如何想的出來的!天子又怎生非要用這滿朝皆曰可殺之報酬首輔的!
永曆緩緩起家,倒是決意要以親王相酬周士相,令他頓時帶兵來勤王了。不想,殿下徐應元見天子起家,卻又奏道:“皇上,興平伯另要臣奏請皇上,非論時勢多麼危急,皇上和朝廷都萬不能退守滇西,不然國朝必亡!興平伯言,有要皇上遷他處者,必是奸賊,皇上可令甲士當場誅殺此賊,免國事為此賊所壞!”
罷了,罷了,朕身為天子,莫非當真就不捨那親王封號了!
“他要朕去廣州,他要帶數萬雄師保朕...”
現在這氣候,首級防腐做的再好,也不成能千裡迢迢帶來雲南,況為了趕時候,徐應元走的是廣西官道,輕車簡從,真要大車小車裝一堆首級過來,隻怕廣西官員不思疑也得思疑了。當初郭紹他們來報捷確是帶了斬獲的滿州兵首級,不過那數量小,且當初並不曉得廣西已被清軍所占,是以就帶了過來。路上也確被清軍反對,若不是梁雙虎他們奮勇,清軍又是小隊人馬,隻怕半道就會被截了。
臣今在廣州,枕戈習戎,俟糧糗備定,即儘發粵中兵西征桂、黔,以解滇京之困、以紓索虜賊氛。惟請車駕暫蹕行在,待臣兵至,則與晉殿下表裡交攻,必可軫滅群醜於三迤。而後提兵北上直取南京,則孝陵十五載膻腥之辱一朝糞除,皇上經年生聚之功指日克競。臣之熱誠,六合可鑒!今臨難之時,臣叩請皇上聽臣策,臣必不背恩負君,臣泣奏再拜!”
“回陛下,潮惠大捷以後,興平伯便令臣前來朝廷報捷,臣來時倉猝,廣西汛路又不通,故臣是假裝前來,以是冇法照顧大量首級來。不過臣倒是將偽清親王濟度大印和王旗帶來了。”
永曆卻冇有理睬馬吉翔,隻問徐應元道:“興平除了要朕不往滇西去,另有何言要與朕說?”
聽了這話,永曆當場愣在那邊,馬吉翔也是張大嘴巴,不成思議的看著徐應元。
“興平伯言稱若萬不得已之時,皇上和朝廷可往廣州去,有我承平軍數萬將士庇護,皇上和朝廷斷不會有事!”
晉王李定國也是有點發懵,但卻覺這話有理,畢竟僅憑一份報捷文書就說毀滅了清軍幾萬,斬了一個親王,如何也不能讓人佩服。
“甚麼?”
廣東大捷,那承平軍如此能戰,若入廣西參戰,從廣西入貴州的那路清軍勢需求回兵,如此一來,本身的壓力也能減輕些。
馬吉翔氣得渾身顫抖,退守滇西的主張但是他出的,這麼多人聽到了,莫非他還能不承認。那廣東周士相不給他進貢便罷了,現在反稱他是奸賊,要天子誅殺他,這口氣馬首輔是如何也咽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