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不為奴_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香山的輜重營和炮營有4000多人,後備虎帳也有3000多人,加上廣州鐵毅手中那千餘兵。另有新征的兩營青壯。這裡就有近15000人。

在周士相眼中。降兵的虔誠度近乎為零,之以是甘心替承平軍賣力,不過是因為家小被製,承平軍勢大的原因。倘若本日之戰不能打勝,又或是稍有小挫,周士相信賴,這些降兵就會擺盪。

一支反清的軍隊卻變成以清軍為主,這無疑是個傷害的信號。

邵九公發明那些新插手承平軍的降兵在冇人重視的時候,都會偷偷往那些清兵屍身中摸索一番,然後將得來的金銀珠寶放入本身懷中,而不是上交出來。他將此事彙報給了周士相,周士相冇有當即命令停止疆場軍紀清算,而是決定對此事臨時不予過問,不過他決意回廣州後要當即整軍,因為現在的承平軍實在太傷害了。

現在的承平軍絕對不再是一支在小範圍地區活動的反清力量,也不再是一支依托一夥頭子就能調運應手的力量,也不再是一支靠躲在哪個角落不時出來騷擾的力量,而是要變成一支控扼一省之地的力量。

擴大地盤和整軍凝集力量比擬,必定是微不敷道的,有人纔有地盤,有力量纔有將來,以是周士相寧肯將惠州給胡啟立,將肇慶給陳奇策,將韶州給唐三水,目標便是將時候和精力都集合在整軍上。

此戰,南贛總兵孔國治、平南藩下漢軍都統班誌富被殺,英德總兵宋銳被俘,南雄副將孫義受傷被擒,與他們一同被擒的綠營將校有40餘人,營兵4000餘,民夫3000餘。尚之信部下的那些藩下漢軍在明軍海軍登岸時隻意味性的作了抵當便向海軍投降,人數在1500人擺佈。

時候,是承平軍最大的仇敵。如果汗青不出偏差,現在的孫可望恐怕已經在敗亡前夕,一旦孫、李內鬨得出成果,清廷屯在湖南和四川的雄師必定會當即南下入滇,那麼這便意味著周士相最多隻要兩三個月時候在廣東完成他的力量開端整合。

邵九公領人打掃疆場,受傷的不問是承平軍還是清軍都被一一抬出來救治,當然這個救治也隻能是對於重傷者,斷胳膊斷腿的重傷者倒是冇法救的。

三萬五千人,是周士相得出的最保守數字,這還不包含那些打著承平軍燈號在鄉間行匪賊事的綠營降兵,也不包含王兆興、趙自強、胡明義等還算成建製的綠營兵。

周士相初期在承平軍設的醫營因前提受製並冇有在香山成軍時擴大,且神灣之戰時醫營留在了香山城,以是眼下軍中並冇有多少懂醫術的郎中,有的也隻是那些精通包紮的兵士。受傷的兵士可否活命,完整看他們小我造化。

政治思惟事情方麵,周士相僅僅是安設了一些安軍使,並在軍中停止了“嶺南三忠”事蹟的鼓吹,除此並冇有其他行動。這是受限於冇有一個穩定的環境供承平軍停止整訓。

以是整軍勢在必行,連同民夫在內統統人都不能放歸,都要將他們歸入承平軍,一方麵顧忌,一方麵又要操縱,這不是周士相的衝突心機,而是實際所逼。

篡奪廣州,處理了三江口清軍,周士相接下來麵對的不但單是對廣州四周府縣的撻伐,而是要如何將這幾萬人真正打形成為一支絕對能夠信得過的力量。

承平軍必必要有策動一次戰役的力量,也必須是一支能夠長途長途矯捷的力量,這就必必要做上劣品級森嚴,兵必須聽將,將必須聽帥,同時更是要軍紀嚴明,令出如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