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不為奴_第四章 投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現在之計,也隻要往廣西投奔李定國較為穩妥。雖不知李定國何故從湖南俄然跑來攻打廣東,又為何接連失利,但就衝著宿世影象中南明的最後保護者大名,周士相也情願前去投他。

照理說郝尚久乃是李成棟舊部,戰役力較強,比廣東彆的處所的明軍氣力要大很多,又和清軍仇視,投他不失是條好挑選,可在明軍攻打新會之前,周士相就傳聞駐紮在廣州的滿清靖南王耿繼茂、靖南將軍哈哈木已經率兵去攻打郝尚久,這會郝部是否尚在很難說。

我漢家兒郎毫不為奴,我漢家兒郎不留那醜惡的辮子,我漢家兒郎更不受外族宰割!

鄭勝利的大名,周士相必定是如雷貫耳的,相較被清軍蔑稱為“成本賊”的李定國,前者在周士相宿世的著名度要高很多。但是鄭勝利的地盤是在福建本地的金廈地區,除此以外,全部福建全數被清軍節製著,周士相可冇信心能夠穿越福建清軍的封閉投奔鄭勝利,並且這間隔太遠,恐怕還冇走出廣東,彆人就已經落在清軍手中了。

但是,投奔那邊呢?

漢家兒郎,死也要死得像個爺們!

大明還冇有亡,在我看不到的處所,另有無數漢家兒郎幫手持刀槍和滿洲人冒死,另有無數漢家的仁人誌士前赴後繼為存續中原文明而鬥爭!我兩世為人,又焉能袖手旁觀,焉能不置身於內!

將右臂曲起來回活動了幾次後,周士相歎了口氣,這具身子畢竟不是宿世從戎時每天熬煉的身材,如果宿世的身材,那裡會如此不堪。

這一奔又是二十多裡,沿途都冇有住民,路上又特地過了幾個岔道,隻到一處儘是樹林的矮山時,在肯定前麵冇有追軍的蹤跡後,周士相方纔決定上馬安息。

由雲龍一死,新會守軍群龍無首,必定要亂上一些時候,不過這會隻怕追殺本身的清兵已經離得不遠了。

縱馬一氣奔出十數裡,周士相便覺整小我都要被顛散了,整條右臂也是痠痛不已,想是剛纔殺那由雲龍時過分用力而至。

去賭郝尚久能夠打敗清軍過分冒險,何況潮汕地盤太小,那郝尚久所作所為又實在是一個軍閥模樣,此等人物,難以耐久,思來想去,周士相以為投奔郝尚久並非上策。

周士相回顧朝新會城方向看了一眼,身材的本能讓他想歇上一會,可他曉得,本身歇的時候越長,追兵攆上來的機遇便越大。到時,本身孤身一人,雙拳難敵四腿,如何能和那些清兵廝殺,恐怕最後多數要被擒殺。

.........

由雲龍這匹座騎不愧是平南王尚可喜賜他的上等蒙古馬,又高又大,體力也實在不錯,一氣奔了十幾裡也不見喘氣,看景象,再對峙個三四十裡也是不難。

山下有條溪水,將大青馬牽到溪邊後,周士相找了個草叢躺了下去,他實在是太累了。

..........

大丈夫行事,當稱心如事,君子報仇何需十年!

有這根柢在,明軍得救後周士相便去領了官府佈施在野生了二十多天,總算是把餓得不可的身材緩了過來,元氣也規複了七八成,要不然,他也不敢冒險去剌殺由雲龍。須知,這世上可冇有走路都閒逛的人敢殺人的。

宿世收集有句名言,謂“穿清不造反,菊花套電鑽”,此話雖俗,但卻道儘漢民氣底之言,道儘大多數沉默的漢民氣底巴望——穿清就要造反,我漢家兒郎毫不為奴,我漢家兒郎不留那醜惡的辮子,我漢家兒郎更不受外族宰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