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不為奴_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個代價可真是黑得離譜了,現下雖是亂世,鹽價比承閏年景高很多,可一袋鹽頂多十兩銀子,此人卻一下給漲了十倍,氣得齊豪直罵這傢夥生兒子冇屁.眼,可罵完以後卻還是歸去報給了周士相。周士相冇有他這等衝動反應,微一沉吟,便讓他去後營找宋襄公到公庫取一千兩銀子帶上,趁夜就出城,今晚不管如何也要把十袋鹽運進城。

冇有李定國的第三次東進,新會的局麵便是個困局,希冀那些毫無戰役力的南明雜牌軍以及隻能在水麵稱雄的海軍來解承平軍這個危局,恐怕是癡人說夢了。更何況那些散落在廣東各地的南明軍隊的將領彷彿也冇幾個能看出承平軍占據新會對廣東局事的影響,要不然何故隻要一兩股兵馬動了下,而不見其他各路將領齊齊向新會活動呢。

城外裡三層外三層的清軍包抄圈讓周士相一籌莫展,在不丟棄那些老弱婦孺的前提下,他近乎冇有任何突圍的能夠,可如果真丟棄那些老弱婦孺,希冀那些老婆孩子都在城中的士卒跟著他跑,這他孃的比癡人說夢還要不實際。

鹽的題目處理,柴火的事勉強拆屋子頂著,喝水也勉強應著,糧食還能支撐一段時候,承平軍就在新會城中坐守,也不出城夜襲甚麼,任由清軍這麼圍著。

齊豪這總兵賜印是大西軍聯明抗清以後,永曆朝廷兵部按孫可望上報名單同一發給的,不過更多時候他這總兵官和永曆朝廷是冇有甚麼乾係的,真正能夠批示他的還是孫可望和李定國,永曆朝廷對他們這些原大西軍出身的明軍將領而言,不過是供在香案上的佛像而矣。

周士相不在乎錢,齊豪天然也無所謂,如此,承平軍缺鹽的題目就被這清軍廣東海軍的黑心人物給處理了。根基上每三天齊豪都要帶人出城一趟,他不是不想一次多買些返來,何如出城的人不能多,不然叫清軍發明瞭那就甚麼都冇了。

齊豪等人被吊上城後,宋襄公立即將他們和使者分開把守起來,然後彆離停止查問。這也是理所當然之事,齊豪倒也冇有是以對承平軍心生不滿,換作他一樣也會如此,謹慎駛得萬年船,畢竟誰也不曉得清軍是不是會用不異的體例向城內派出特工。他記得清楚,當年他奉西府李定國之命守衡陽城時,就有清軍特工混在災黎當中混進城,然後趁夜到處放火,要不是守軍及時發明並予以彈壓,恐怕就不是他齊豪不戰棄守衡陽,而是早早就叫清軍奪了。

南明朝廷的官印,周士相天然也有一枚。不過和齊豪這枚總兵官印比擬倒是次了很多,隻是枚羅定州參將印。這印當初也不是給他的,而是阿誰永曆朝廷兵部職方司郎中程邦俊給胡全的,當今胡全已死,這印天然落在了已為承平軍實際魁首的周士相手中。

這活動,周士相冇做過,可宋襄公如何冇做過,禿子蔣和和葛正他們一幫人又哪個冇有做過!做匪賊就要有匪賊的憬悟,做匪賊就要有做匪賊的活路,不去殺人放火,要這匪賊做甚?

幸虧,清軍在吃了兩回虧以後已經冇有膽量再強行攻打新會,城中的糧食還能撐上三四月,獨一費事的就是吃鹽的事。心繫吃鹽這事,周士相天然就向齊豪扣問起他們如何進城,又是否有體例沿這條路出城運鹽返來。

齊豪一時頭疼,部下一個兄弟卻俄然說道也不是冇有體例能夠往城中運鹽,但是代價怕是要大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