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兒不為奴_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高要城是承平營自羅定南下今後篡奪的第一個縣城,士紳大戶家中的賦稅比前些日子碰到的那些村鎮上的大戶明顯要多很多,肥羊現在都在眼皮底下,周士相如何會不動手。很快,一隊隊兵丁派了出去,在那些地頭蛇的小吏差役的帶領下挨家挨戶敲開那些士紳大戶家的大門。開端“勸糧”的事情。

.........

在羅定時,因為承平營的兵員較少,以是周士相定下十人一伍,五伍一隊,以小旗任伍長,以總旗任隊正的整編體例。而百戶這一層並冇有任命,隻賣力公庫的趙四海和帶領礦工的鐵毅因為所領人數較多的啟事被任命為試百戶,其他都是總旗以下。

勸糧是分批停止的,城中也被規定了幾個地區,邵九公、鐵毅、秦智生、蔣和四人各自大責一片,葛正兄弟則賣力城門鑒戒,其他各部則輪批休整。休整地點就在縣衙和綠營駐地,現在這兩個處所都是空蕩蕩的,恰好讓兵士休整。

自從定下以流寇裹挾體例強大本身的體例後,宋襄公便冇有再對周士相對待士紳的做法停止規勸過,反而不遺餘力的履行周士相製定的政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打承平營立下營頭那天起,士紳階層非論他是歸明還是歸清,都是承平營的仇敵,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是承平營強大的最直接威脅,隻要毀滅這些士紳,承平營才氣獲得急需的人力和賦稅。

一個總旗隻領一隊兵,一隊兵隻50人,現在前營加上俘虜已經達到近2000人,撤除鐵毅所領工虎帳的300人,餘下職員按50人一隊便意味著要有30幾個總旗,150多個小旗官。這些總旗相互獨立,除了周士相外誰也不聽令於誰,而周士相一人要對這麼多總旗命令指派,也是困難至極。戰事瞬息萬變,周士相冇法做到麵麵俱全,這就必必要停止軍製調劑,不然難以應對今後範圍越來越大的戰事。

高要城中有功名的讀書人相對窮山僻壤的羅定要多很多,是以士紳大戶的人數便比羅定多出數倍,這些人家都是周士相眼中的肥羊,他們手中的賦稅在必然程度上乃至能夠比縣衙抄出來的還要多。對待這些士紳大戶,承平營早有先例,當日羅定那幾家大戶,除了一個已轉為承平營公庫庫大使的林萬福,其他幾家早就灰飛煙滅,現在那幾個當家的現在都被強行安設在後營,宋襄公命專人羈繫著,這會是不是還活著,就連周士相也不曉得。

宋襄公的擔憂周士相天然曉得,也曉得和全天下的士紳做對會有甚麼了局,是以他也冇有大張旗鼓的讓承平營就毀滅士紳,南下以來,也是儘能夠的將手腕暖和一些。詳細做法就是必須裹挾的處所,那就將士紳大戶連根拔起,而不必裹挾的處所。則以“勸糧”為主,名義嘛,天然就是曉以大義或是追懲漢奸。明占區的不必說他,清占區的那些士紳給他按一個漢奸的帽子絕對跑不了,也絕對錯不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