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弘斷髮而為越王騎,公孫喜令人絕之曰:吾不與子為昆弟矣。公孫弘曰:我斷髮,子斷頸而為人用兵,伐將謂子何?周南之戰,公孫喜死焉。
#1『日』顯係『曰』 之誤,當改。
公子糾將為亂,桓公使使者視之,使者報曰:笑不樂,視不見,必為亂。乃使魯人殺之。
荊令公子將伐陳,丈人送之曰:晉強,不成不慎也。公子曰:丈人奚優,吾為丈人破晉。丈人曰:可。吾方廬陳南門以外。公子曰:是何也?曰:我笑勾踐也,為人之如是其易也,己獨何為密密十年難乎?
闔廬攻郢,戰三勝。問子胥曰:能夠退乎?子胥對曰:溺人者,一飲而止則無溺者,以其不休也,不如乘之以沈之。
註釋:
蟲有蚘或作蚢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齡也。遂相殺,因他殺。人臣之爭事而亡其國者,皆蚘類也。
烏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飲於河則必顛,乃銜其羽而飲之。人之統統飲不敷者,不成不索其羽也。
韓、趙相與難堪。韓子索兵於魏曰:願借師以伐趙。魏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不成以從。趙又索兵以攻韓,文侯曰:寡人與韓兄弟,不敢從。二國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構於己,乃皆朝魏。
田伯鼎好士而存其君,白公好士而亂荊,其好士則同,其所覺得則異。公孫友自刖而尊百裡,竪刁自宮而謂桓公,其自刑則同,其以是自邢之為則異。慧子曰:往者東走,逐者亦東走,其東走則同,其以是東走之為則異。故曰:同事之人,不成不打量也#3。
有與悍者鄰,欲賣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貫將滿#4矣,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滿貫也。遂去之。故曰:物之幾者,非所靡也。
有欲以禦見荊王者,眾騶妒之,因曰:臣能撽鹿。見王,王為禦,不及鹿,自禦及之。王善其禦也,乃言眾騶妒之。
鄭人有一子將宦,謂其家曰:必築壞牆,是不善人將竊。其巷人亦雲。不時築,而人果竊之。以其子為智,以巷人告者為盜。
魯丹三說中山之君而不受也,因散五十金事其擺佈,複見,未語,而君與之食。魯丹出,而不反舍,遂去中山。其禦曰:反見,乃始善我,何故去之?魯丹曰: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未出境,而公子惡之曰:為趙來間中山。君因索而罪之。
說林下
韓咎立為君,不決也。弟在周,周欲重之,而恐韓咎不立也。綦毋恢曰:不若以車百乘送之。得立,因曰為戒。不立,則曰來效賊也。
管仲、鮑叔相謂曰:君亂甚矣,必失國。齊國之諸公子其可輔者,非公子糾則小白也,與子人事一人焉,先達者相收。管仲乃從公子糾,鮑叔從小白。國人果弑君,小白先入為君,魯人拘管仲而效之,鮑叔言而相之。故諺曰:巫鹹雖善祝,不能自祓也。秦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以管仲之聖而待鮑叔之助,此鄙諺所謂虜自賣裘而不售,士自譽辯而不信者也。
#4此處衍『也遂去之故曰勿之』八字,據迂評本、淩瀛初本刪。
荊王伐吳,吳使沮衛蹶融犒於荊師,而將軍曰:縛之,殺以釁鼓。問之曰:女來卜乎?答曰:卜。卜吉乎?曰:吉。荊人曰:今荊將與女釁鼓其何也?答曰:是故其以是吉也。吳使臣來也,固視將軍怒。將軍怒,將深溝高壘。將軍不怒,將懶惰。今也將軍殺臣,則吳必警守矣。且國之卜,非為一臣卜。夫殺一臣而存一國,其不言吉何也?且死者無知,則以臣釁鼓無益也。死者有知也,臣將當戰之時,臣使鼓不鳴。荊人因不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