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龍的小說最大的特性就是締造性的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本身奇特的人生哲學融入此中,構成了獨樹一幟的古龍式武俠小說氣勢,古龍勝利地應用了寫景、寫情、寫心態的新派寫法,又兼顧中國傳統小說環環相扣、撲朔迷離的情節安排;有實寫,有虛寫;有重筆形貌,有輕筆帶過;有警句格言,有傑出對話;有對內心天下的發掘,有對氛圍的奇妙襯著;有張有弛,有情有味;有峯迴路轉,有絕處逢生;有悲慘也有詼諧;有扣民氣弦也有馳騁設想;層出不窮而敘而穩定,牽掛迭起而符合道理;動人肺腑而催人淚下,欲罷不能而回味無窮。古龍的話:“一小我如果沉湎於酒,必然有他悲傷的事,而悲傷的人必然是多情的人。”他突破了以往武俠以段為主的體例,大量利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擺列體例。按古龍本身的說法:“長句讀來如浩大大河一瀉而來,俄然以短句相接,如同一把劍把水截斷,能夠收到波瀾大起大落的特殊結果。”確切,古龍作品裡固然短句很多,但是筆墨的美好仍然亮麗。古龍的作品永久在弘揚真、善、美,在他的筆下,不管如何淒厲的故事都能讓人感受出一絲淡淡的暖和。對人道的了悟以及在這了悟後的寬恕,是古龍所要表達的主題。
1950年,定居台灣,就讀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初中部。
1960年,出版武俠處女作《蒼穹神劍》。
沉痾去世
1977年,古龍染上肝病,其安康逐步走下坡。
1964年至1966年,頒發《浣花洗劍錄》,為古龍小說創作的裡程碑,其初次仿照了金庸《倚天屠龍記》中提出的“無招勝有招”,並且向《宮本武藏》等日本期間小說取經,摸索武道(天道),另辟武俠門路,由此開端了古龍奇特的武打描述體例。
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
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江右民係。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