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出了個狀元郎_第182章 是要造反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吳大人,如許真的可行?”浙洲按察使宋榮看著這陣容浩大的場麵和不竭集合的百姓,有些擔憂的問一旁的浙洲佈政使吳道醒。

如果明天在這裡的人不是彭樺,是本身的長官歐陽濂,李淩峰都能夠設想到歐陽濂會用如何鄙夷的眼神看他。

間隔“改稻為桑”的國策下發已經疇昔了幾日,李淩峰與何崇煥等一波朝廷新晉的官員也在鴻臚寺考校完了禮節,算是大夏朝正式的官員了。

“停止,停止啊,不準踏苗,不準踏苗!”

四周百姓的哭嚎聲震天響,他們試圖奔向田中,以血肉之軀護住本身的心血和活路,卻被吳道醒等人調來的兵士圍在了內裡。

場麵過分混亂,若不是有從蘄州衛調來的軍士,那些個村民必然會發瘋一樣衝上來保護這些稻苗,就是為了製止有人暴動,以是臨行前吳道醒特地去蘄州衛征調了很多軍士過來保護次序。

昔日裡安好喧鬨的稻田,現在站滿了官兵,另有幾位身著官袍的大人正站在田埂上說著甚麼。

他李淩峰不在乎這些,趙雲程是忠臣,也是真的清流,可又有甚麼用呢?水至清則無魚,在宦海當中,太樸重忘我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李淩峰不是真的清流,天然入不了清流的眼,他的辦事倒是與本身有幾分相像,彭樺想著,隻是如果李淩峰不肯為他所用,便隻能去當中立派。

但是他不曉得的是,朝廷幾次往浙洲下的急遞,已經讓很多人坐不住了,固然他是府台,但也有鞭長莫及的時候。

夏玉看了一眼杜仲明,此人他傳聞過,是太子詹事,深得重用。

太子這邊夏玉獲咎不起,以是話到嘴邊還是收了歸去,招來了府兵,讓人帶著杜仲明下去先安設好。

“請出去吧。”

見他拜彆,李淩峰腳步一轉,便回身走向了鴻臚寺。

現在夏至,農曆蒲月,水稻苗才見長勢,哪有百姓情願把剛辛辛苦苦栽進地裡的秧苗拔了去種桑的。

要曉得,這朝堂之上,中立派但是最不好當的。

吳道醒等人征調馬隊去田裡踏苗的事畢竟紙包不住火,還是被夏玉曉得了。

府兵聞言退了出去,不過一會兒,就領著一個身穿常服,身姿矗立,約莫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走了出去,來人恰是太子詹事杜仲明。

馬隊在稻田裡縱馬奔馳,馬鳴赳赳,馬蹄聲穿透了郊野,不過半晌,本來碧綠富強的稻苗就在世人麵前一層一層的倒下,淹冇進了汙泥當中。

如此一來,朝廷的政令也能夠推行得下去了,固然手腕不那麼暖和,但起碼,先保住了頭上的這頂烏紗帽。

一時之間,浙洲的百姓哀鴻遍野,竟找不到一人來為民發聲,大部分的官員都默許了吳道醒采納暴力征收稻田的所作所為,浙洲更是因為此事民怨沸騰。

“停下,快停下啊,求求你們了。”

“大人,大人,不要踏我的苗啊,大人……”

幾位皇子都尚未娶妻,但宮裡的妃子卻已經有了屬意的人選,隻待皇子們成年。隻不過,生在皇家,最是製止不了權力的爭鬥,恐怕要不了多久,幾位皇子成年後,朝堂之上又是另一番氣象了。

見著不遠處喧鬨的人群,吳道醒固然有些無法,但還是沉聲向一旁剛從蘄州衛調過來的馬隊號令道,“踏,都給我踏平了。”

冇有體例,夏玉又派人去挨家挨戶的遊說,可還是見效甚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