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皇帝1_第225章 保和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題目是:是以勸諭,雖切而循理者,尚少赦免,雖頻而犯法者更甚,又安在其為可教也。夫衣食不敷,則禮義不興,而民輕犯乎,刑辟亦勢之所必至者,其將何故處之善,古之禦天下者,既庶必有富之之術,既富必有教之之方。特患不能停止之爾,朕承祖宗鴻業,圖惟治道,每有誌於隆古帝王之盛,不但文帝罷了爾,諸生抱道而來,將見於用其於庶富,教三者前後本末,凡前人之效果,本日之急務,悉心以陳,朕將親覽焉。

再看看其他貢士們,大多還在低頭寫著,殿試的測驗時候隻要一個白日,日暮就要交卷,也就是再過一個時候,就要交捲了。

拂曉前,天還冇有亮,彎彎的新月還掛在紫禁城上方的長空當中,淡淡的星光還冇有褪去,便有一大群的貢士們便在此等待殿試了。

殿試隻考策問,招考者自拂曉入,曆經點名、散卷、讚拜、施禮、等禮節,然後頒佈策題。

等官員們都進入保和殿內後,早已經在保和殿外等待的貢士們便也跟從著魚貫而入了。

就要殿試的時候將近到的時候,有一個貢生竟然倒在了大殿的地上。

樂文看著本次的殿試題目,竟然一時冇法提筆去寫。

分論:使除田租,則當時宗廟之祭奠,百官之俸給,四夷之撻伐,皆不成已者,將何故給用度乎。仰惟皇祖肇造區夏,罔不臣服百二十餘年以來,人丁益繁邊境益廣,非前代所及,今歲郡縣上版籍於戶部,其數具存,可謂庶矣,療攝生息之餘,宜其富而可教也。

樂文遲疑了半晌,才研起了硯台裡墨汁,提筆蘸墨便寫了起來。

“快來人,這貢生莫非是死了?”

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傳播閱,各加“○”、“△”、“\”、“1”、“×”五種暗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統統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天子,欽定禦批一甲第1、2、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落第”,又稱“三鼎甲”。

到最後,天子纔拿起裁刀,把試題開封後,受權給內閣首輔大臣楊廷和,鹽亭和拿著試卷,大聲道:“正德九年,甲戊科殿試,開端!”

“嗵……”

氣候微涼,騰騰的白氣從貢生們的身上緩緩升起。

監考官把手指放在這個貢生的鼻息處,發明另有呼吸便喊道:“……無妨,大人,此人還活著,隻是暈倒了。”

然聞閭巷郊野之間,不免凍餒無聊之歎,且頃因水旱河決之患尤多,流移賦閒之人安在,其為富也。

樂文翻開試卷,看到的主論是:朕惟三代而下論,守成之君必以漢文帝為首,史稱當時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至刑措。朕嘗慕之,不知文帝何修而能得此,考之當時,或賜民田租之半,或儘除之殷富之效,蓋出於此,然貢助徹之法,雖三代亦所常行,而況於漢乎。

二甲多少人,占登科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稱呼傳臚。三甲多少人,占登科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一甲三人當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編修。2、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測驗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人。即俗稱的“點翰林”。

接著楊廷和又把試卷交給禮部尚書大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