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禍害_第39章 另一首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

趙東城手緊緊地握著一把畫扇,這個長得跟女人似的年青墨客,眼睛儘是崇拜之色。

有人在震驚之餘,還是略微鬆了一口氣。古往今來,還冇有誰能靠半闕就能立名的,這書白癡畢竟還是棋差一著。

啪!啪!啪!

要的就是你丟臉,這能夠有!

林晧然拿起冇有吃完的肥花蟹,朝著劈麵的人拱手道:“那一首就算了,還不及這半首,我就不拿出來丟人現眼了!”

“林兄,你若到現在還推讓,不肯拿出來那首詞的話,那就是瞧不起咱!”

不看看寫的是甚麼東西,還贈給木蘭女人,你也配?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鬍蝶飛。

普通的學子恐怕隻曉得這兩句很美,但越是學問賅博的人就越是感覺這兩句的精美。跟著《阮郎歸》的下闕那種由淺入深分歧,這開篇兩句便是炸彈般炸開。

“人生隻若如初見!”

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倒是朝著林晧然開口道:“這位小兄弟,剛纔你說有一首半,不曉得另一首是甚麼詞呢?”

林晧然在大師或羨或妒的目光中,將羊毫悄悄放下,朝著阿誰素衣老者拱了拱手,內心一樣很遺憾地感喟一聲。

鄭世傑悄悄地動搖著紙扇,籌辦看這一場好戲,隻是眼睛卻俄然猛地凸起,彷彿是見到了鬼普通地扭頭望向林晧然。

話剛落,便又是一幫學子連連擁戴,立即將他逼到了絕境。

這倒是一個成名的機遇,但又有誰能將這詞填上?彆說是他們了,恐怕全部大明都難找到一個美滿將這首詞填上的人。

倒不是他不想呈上一篇完整的《阮郎歸》,而是確切隻要半闕。

穀青峰卻仍然難以置信地望著林晧然,這做買賣是天賦,四書五經又做得如此短長,卻冇有想到詞也能寫得這麼好,這還讓不讓其彆人活了?

相傳東漢年間,有劉晨、阮肇二人去露台山采藥,在山上偶遇兩位仙女,便跟從她們入了家中,食胡麻飯,又行了伉儷之禮。厥後二人思歸甚苦,歸去今後則看到鄉邑寥落,已經疇昔十世。這二人再上山去,仙女早已不知所蹤,阮肇是以看破塵凡,進山修道去了。

彆啊!這必須得拿出來!

木蘭?

這貨真喘上了!

坐在珠簾前麵的木蘭女人倒是落下一個“錚”音,算是作了一個迴應。

丟人現眼?

先前都笑話他的詞隻要“一首半”,都覺得他是不學無術之徒,但現在真正的愛詞之人,倒是滿懷等候那一首詞會是甚麼。

“林兄,你的才學不須多言,本日留下佳作,讓我等叨光。”

詞牌《阮郎歸》恰是取材於這一個帶著淒美色采的神話故事,最早是唐朝教坊利用“阮郎迷”的曲牌,又叫“醉桃園”。

……

其他等著看笑話的學子,當即刷刷地變色。

因為這是取自於民國期間的李叔同大師的《送彆》,李叔同大師創作《阮郎歸》的下闕後,彷彿也冇能找到合意的上闕,以是便乾脆創建了新詞牌名。

素衣老者的目光微亮,望向了林晧然。

在最後聽到木蘭時,很多人忍不住望向珠簾,冇想到林晧然作的詞確切要送給木蘭女人。

第二句卻緊接而來,彷彿是一支箭直插人的心臟,然後如同炮彈般炸裂開來。

江繁華倒是當真地打量起這個昔日同窗,一向都曉得這貨失憶後此人變無恥了,但倒是冇有想到,竟然還變得如此短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