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第100章 險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麼答就是又有好處,也有壞處了。

章越心道,何七透露得如此火急,當然是能夠博考官眼球,但也是有壞處的。若碰了喜端方的考官,如此反而不妙。

現在倒是一個困難了。

而章越,郭林則皆答了要回縣學。

郭林將帶著的炊餅分給章越與何七吃。

失衡到多麼的境地,每科考下來,南邊籍進士占九成以上。但很成心機的是,在宰執的人選上,宋朝仍根據宋太祖祖訓,遵守著‘南人不成為相’的故事,直到了章得象,王欽若方纔例外,但大抵上宰執還是北方人。

章越等人都將記錄著史策的卷子交上了。

“倒不是我刻薄侄女,我哥哥活著時對我是恩重如山的,隻是我那渾家麼就有些看不紮眼,對我那侄女不好,弄得我現在是家宅不寧。”

“這位兄台……”

章越看了一眼郭林,笑道:“這位郭兄人不錯,與令侄女定是良配。”

“多謝。”

李學正點點頭道:“說得好。”然後又看向郭林。郭林道:“春秋時先師率弟子西遊十四國,行走數千裡,固然疲馬凋車,返國後卻作了六經,垂照千古。”

一旁自有人道:“若州學舉去國子監,當離鄉永寓京師,這等背井離鄉,告彆家人之苦,你們可受得?不必馬上答我,你們本身好好考慮一二。”

但何七已再度搶先道:“門生早敬慕學正父老風采,如有此機遇,當然願去州學!”

“此中你們可細想一二,不必焦急答我。”

“我冇工夫與你閒談,也得空曉得你的名字,我來此便是入了國子監的,至於你是何人,叫甚麼名字,於我而言都是一樣。”

想到這裡,章越確有幾分擔憂。

何七方纔去熟悉的人那邊問出息,成果被奉告此番送至汴京,南京國子監的進士科秀才已是定好了,何七他前程迷茫。

對方冷傲臉道:“經生?國子監有招經生麼?”

如邵武軍,甌寧縣,建陽縣,崇武縣各縣,當然最多的還是建安縣的學子。州學本也建在建安縣,但治平二年州學失火,故改遷至建陽。

“恩?浦城縣學?”

世人一邊過目著三人策論。

現在何七返來,瞥見章越,郭林二人在房裡笑道:“方纔那餘掌櫃可有讓你們二人娶他的侄女啊?”

世人各自談天,章越可不想與郭林,何七再聊下去,轉頭閒逛一二,瞻仰放學霸的氣味,熟諳一點人,擴大下人脈。

這裡李學正不說話了,上麵其他幾位學官就史策問了三人幾個題目。

難怪章衡冒死練射箭,本來不是熬煉身材,而是路上保命。

三人一時手忙腳亂,邊清算邊吞嚥下炊餅,然後一併走進先師堂。

二人吃完飯,回到屋中,這時候何七也返來了。

三人一併道:“為肄業明聖道,不敢辭苦。”

然後李學正又道:“即便州裡不薦你們去國子監,也可薦你們去州學。你們是回縣學?還是去州學?”

合法單獨感慨之際,一名學官下來道:“將你們三篇策論都交給我,一會唸到爾等名字即上堂來。”

“這位兄台,鄙人浦城縣學的。”

章越則道:“李太白,仗劍出國,南窮蒼梧,東涉冥海;班定遠,一身轉側絕域,萬裡侯相。李,班二位,皆我輩讀書人之表率。”

難也不難。

現在眾學子分紅各自的圈子,此中一半都是州學門生。去國子監的名額是由州學提拔的,故而州學的士子在這點上倒有得天獨厚的上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