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_第122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歐陽修道:“我本日我去吳家深有感到,吳家一門一父四子五進士,但是到了孫兒這輩迄今無人落第,你可知為何麼?”

十七娘又看了陣道:“這不似工匠所刻,雕工有所完善,但這篆字的筆勢倒是出來,是文人操刀自刻的吧。”

十七娘抿嘴笑道:“姐姐倒似不看好十五孃的婚事。”

姐妹相見自是述一番衷腸,二人牽動手在迴廊坐下,十七娘問道:“姐夫如何捨得你一人來此。”

“不過畢竟是石印,不如玉印金印來得端重,倒是這篆字實是太好,不計算刻工,可見書者的目光和意境都在此中,倒是有些似曾瞭解……多謝姐姐送我如許的禮。”

十七娘笑道:“好,但十五姐現在忙著出嫁的事,也冇工夫與我置氣了。對了,歐陽公是否作了一首詩?”

金梁橋街的吳府有二,一為吳育的宰相宅,一則為吳充的府邸。

十七娘笑道:“姐夫人真好,待你還如疇前普通。”

“還好吧。”吳氏聽mm說本身伉儷敦睦,自是眼中含笑,神采飛揚,有那麼些對勁的意義。

十七娘將印章捧在手中,然後道:“他這一番是從浦城進京考太學的,故而與哥哥同路的。此人見地不凡,兼有赤子之心的,我想與姐夫定是能相談投機。”

歐陽修本年五十二歲,但卻保養得很好,目光通俗,氣度淵然。

吳氏道:“我是刀子嘴豆腐心,你把我的話多給她提個醒,免得今後回孃家哭哭啼啼。”

十七娘道:“我們吳家兩府的姐妹中,就屬姐姐你伉儷和順了,聽聞大伯父的五娘也是,但還是不如姐姐。

十七娘心念一動,笑道:“倒是親家公與姐夫都喜好如許金石之物,不知他們為何肯割愛呢?還是府中另有很多這般印來?”

曉得吳育身子不適,在京官員姻親皆來探視,如吳育長女二女雖是早逝,但其大半子尚書兵部員外郎判三司鹽鐵勾院的韓宗彥,名相韓億之孫,二半子龐籍之子龐元英都是上門探視。

吳氏歎道:“真是苦了十五娘了,這天下哪有甚麼一點都不讓人挑出錯來的人兒。這宰相人家的婆婆姑嫂,哪個是好易與,這纔剛開端罷了。”

十七娘發笑道:“那裡,常日我也常說姐夫好啊!”

吳氏抹了眼淚後,即步入府中。當初她還冇出嫁時,吳充方纔在這金梁橋街買下宅子,現在過了數年,來一次更陌生一次。

吳氏笑道:“大伯父另有很多話交代公公,故而我就來了。至於你姐夫也冇甚麼肯與不肯的。”

十七娘拿起印章看道:“這是壽山石,倒是第一次見了有人拿來刻章。”

“現在我公事纏身,又兼吳參政病了,一時抽不開身。你替我好生接待著,等他日安逸了,再讓他過府一趟就是。”

吳氏笑道:“你喜好就好了。”

吳育有十個兒子,但多不住在京師,隻要宗子吳安度在京,由他歡迎來賓。吳安度冇有官身鎮不住場麵,吳充府上的吳安詩,吳安持也幫著歡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